花草走向“種子大戰” 不宜盲目使用進口種子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1 10:20 |
業內人士提醒:國內花木育種相對薄弱,但不宜盲目使用進口種子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種子大戰”是趨勢 據介紹,與國內自育花種相比,“舶來品”確實有過人之處。像球根海棠等花種,小如粉末,但一克就值數萬元,比黃金還貴。“大部分花農用的是經過國內組培的進口種子,有時候一季花草結果后,花農會把好的種子搜集起來,到下一季使用,但絕大部分是一季花草,新結的種子不能再次利用。”金華市園林管理處辦公室工作人員說。 金華市園林綠化有限公司負責人潘女士認為,未來的花卉苗木競爭必然是“種子大戰”,誰抓住了種業,誰就能引領花卉發展。眼下,越來越多的國外種子商認識到在中國生產雜交一代種子的優勢,一些國際知名種業公司紛紛搶占中國市場,如美國、日本、荷蘭等國的種子商進入昆明、四川等省市建立種子基地。與此同時,江西、湖南等地花卉業的大量興起,苗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因此,只有開發市場上適銷對路的種子種苗,才能搶占新的市場,避免在競爭中陷于被動。 據了解,歐美許多國家的花卉種業在幾十年前就實現了產業化生產,大批量生產某個品種的花卉種子。大家熟知的省內傳統花卉如報春花、陸星復等品種被外國種業公司拿去,大批量培育后又返銷國內,身價倍增。 苗木網,999miaomu.com 不宜盲目種“洋花” 目前在全國范圍內,花卉種子研發滯后已經成為花卉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但業內人士認為,花農不宜盲目“崇洋媚外”,一方面,進口種子不一定適宜在當地種植,目前不少進口種子的市場競爭力也不如本土花卉,花農盲目種植會增加風險。 浙江萬象花卉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建橋告訴記者,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工薪階層、農民逐漸成為花卉消費的主角,他們主要是購買每盆價格在百元以下的花木品種。因此,當地的花卉苗木品種由于生產成本低,價格便宜,成了搶手貨。從近幾年的銷售情況看,蝴蝶蘭、大花蕙蘭、歐石楠等“洋花”的市場份額正在萎縮。在他看來,只要取“洋”補“土”,加快本地育種技術研究,“家花”會比“洋花”更香。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草坪營養增綠劑:輕輕一噴 枯草全都綠起來了 下一篇:碎枝機變廢為肥 對傳統廢枝葉處理的探索(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