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前:全球木材資源不存在危機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1 10:19 |
浙江園林網5月20日消息:“全世界每多砍兩棵樹,就有一棵是為了滿足中國林產品需求的增長;每兩根從熱帶國家出口的原木中,就有一根被運到了中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中國木材流通協會會長朱光前用“言過其實”四個字來批評以上論斷。 苗木網,999miaomu.com “全球木材資源前景樂觀,生長量大于采伐量,木材蓄積量逐年增長”,“熱帶雨林破壞的責任不能落在中國頭上”,在采訪中,朱光前用大量的數據和論據告訴記者,作為可再生資源,森林資源與不可再生的石油、煤炭、礦產等情況不同,全球木材資源不存在危機;另外,國外某些輿論指責中國進口木材造成全球森林資源遭破壞也是毫無根據的。 那么,人們對木材資源的危機意識從何而來呢?這里似乎有三個認識上的誤區。 森林資源減少VS木材蓄積量增長 在全球普遍感受到資源危機的背景下,人們可能會認為森林資源因人類的生產消費而在大量減少。但數據顯示,世界木材資源蓄積量逐年增長,生長量大于采伐量。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世界森林蓄積量1990年為3770億立方米,2000年為3860億立方米,年均增長9億立方米。 那么,熱帶雨林被破壞的說法難道是空穴來風嗎?朱光前指出,世界森林資源是不平衡的:工業發達國家(主要是寒帶、溫帶林區)的森林資源呈上升趨勢,10年間森林蓄積增長210億立米,但發展中國家(熱帶雨林)卻呈現下降趨勢,10年減少120億立米。也就是說,相比寒帶和溫帶的林木,熱帶雨林保護情況的確是不樂觀的。但是,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熱帶雨林國家政府開始重視森林保護,加強森林管理,增加人工林種植,1990~2000年熱帶森林面積年均凈減少940萬公頃,減少速度慢于1980~1990年(年均減少1300萬公頃)。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總之,作為再生資源的林木并不會枯竭,且近年木材蓄積量呈增長趨勢。 中國需求威脅全球VS中國林產品出口大于進口 如前所述,世界熱帶雨林近幾十年的確遭到一定破壞,但是不是真像一些國外輿論所說的,“每兩根從熱帶國家出口的原木中,就有一根被運到了中國”? 朱光前介紹,世界上的熱帶雨林主要集中在非洲、南美洲和東南亞。其中熱帶雨林的破壞90%發生在非洲和南美洲,但這兩個地區的工業用原木每年只有1%出口到中國。1990~2000年非洲與南美洲合計減少森林897.3萬公頃,占世界森林減少總量的95.5%,而中國從這兩大洲進口的木材每年僅300多萬立方米,占兩大洲工業木材產量2.6億立方米的1.2%左右。 “所以熱帶雨林破壞的責任不能落在中國頭上”。朱光前進一步解釋說,世界熱帶雨林破壞的主要原因有四個:一是被毀林開荒,用來擴展農業耕地;二是被用作薪材;三是被改造為經濟林;四是用于工業。其中用于商業開發的木材不到20%,用于出口的僅占商業木材的1/4。所以說,熱帶雨林的商業開發,尤其是出口,對熱帶雨林的減少作用很小。再有,世界熱帶雨林破壞多的時期,中國并未大量進口木材。相反,中國進口木材增加期,恰恰是世界森林破壞減少之時。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全世界每多砍兩棵樹,就有一棵是為了滿足中國林產品需求的增長”的推斷,則是來自世界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組織的一個統計。該組織認為,過去10年,全球的木材供應量增加了1.08億立方米,同期中國國內林產品消耗量增加了5967萬立方米。從上面的數字看,中國木材進口需求旺盛、增長較快,可以在全球市場上占主導地位。但人們往往忽視了另一個事實———中國木材出口金額遠遠大于進口金額。以2005年為例,中國進口木材54.9億美元,增長9.3%;出口102.6億美元,增長39.5%,出口金額是進口的1.9倍。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把木材工業轉移到中國,加工后把產品銷往世界各地。比如,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家具出口國。因此中國是典型的“世界木材加工廠”,且大部分利潤被國外賺走。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在為世界木制品需求作出貢獻。 不可否認的是,世界木材主要被發達國家消費,根據國際木業專家的統計,北美地區人均消耗量通常是世界平均消耗量的六七倍,歐洲為兩三倍,其他地區的人均消耗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需要澄清的一個事實是:中國木材進口需求較多,但并不是完全被國內最終消費,而是大量加工出口到了發達國家。 應減少使用木制品VS合理使用能促進造林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就在很多國家采取各種措施保護本國森林資源的時候,日本政府卻在不久前強烈呼吁國民應盡量多地使用國產木材。像日本這樣一個格外珍惜自有資源,“能進口就進口”的國家,為什么會發出這種呼吁呢?原來,日本森林覆蓋率高達66%,但由于開采成本太高,木材主要依靠進口。由于得不到及時開發,日本出現了大面積的森林荒廢現象,不但造成資源浪費,也嚴重影響林木生長及質量。而且國民對本國木材需求的減少,使日本林業企業的經營幾乎全部陷入困境。 “木材的使用需求不是破壞森林,而是促進造林業的發展”,朱光前一直抱有這樣的觀點———“不要把木材使用和保護森林對立起來”。他認為,只要林業政策和管理得當,通過多使用木材,不僅不會破壞森林資源,由于市場的需求,反而促進造林事業發展。以中國江蘇為例,由于膠合板、人造板等行業的發展加大對林木的需求,江蘇的森林覆蓋率從上世紀80年代的2%增長到今天的14%。再拿原木出口大國俄羅斯來說,俄羅斯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森林面積占世界的22%。盡管俄多次表示要控制原木的出口,并已抬高了出口關稅。但事實上,朱光前認為,俄羅斯目前的采伐量不到生長量的1/3,這么多的原木無論如何國內是消化不了的,而且如果不采伐,大量過熟林的積累,反而會損害森林的生態穩定。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天津濱海國際綠化環保展:新科技成果亮相(圖) 下一篇:北京特瑪特:高溫熱水土壤消毒機開拓國內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