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培養已成為當前農林種苗生產中的一種重要的繁殖手段,與常規的無性繁殖方法相比,它具有繁殖速度快、周年生產、產品一致性好等優點,尤其在繁殖一些種源稀缺的品種時,更能體現它的優勢。紅葉石楠是近年從國外引進的一個國際新品種,組織培養可以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外植體的取得→初代培養(無菌系的建立)→繼代培養(增殖培養)→生根培養→煉苗及過渡移栽→移植到大田。
一、外植體的取得:
選擇紅葉石楠的莖尖和莖段作為組培用的外植體。在取得紅葉石楠母株后,先置于溫室內培養2周左右,期間注意不灑葉面水,每隔3~5天噴施一次殺菌劑,可有效降低初代培養時的污染率。在實際操作中,選取嫩枝先端未木質化和半木質化部分,剪成長10cm左右的單芽,莖段部分去葉留2mm左右葉柄,莖尖部分可保留半張小葉,以飽和洗衣粉溶液浸泡3分鐘,用清水沖洗后備用。
二、初代培養:
清洗后的外植體在接種前需進行消毒處理,在超凈工作臺上用75%酒精浸泡10秒鐘,再轉入0.15%升汞溶液中滅菌8分鐘,倒去滅菌液,用事先準備好的無菌水沖洗4~5次,瀝干水后,即可將帶腋芽的莖段或莖尖以生態學下端朝下,垂直接種到初代培養基上,以每瓶培養基接種一個外植體為宜。經過多次試驗,初代培養基以1/2MS+蔗糖30g+瓊脂7g+2.0BA+0.2IBA為最佳,pH值5.5~5.8,培養室溫度控制在25℃~30℃之間,光照12小時。接種后一周左右腋芽開始萌動,30~40天可伸長到2cm左右,即可切下進入下一階段的繼代(增殖)培養。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三、繼代培養(增殖培養):
一般第一次繼代時增殖率較低,經2~3次繼代后增殖數可達5倍左右。繼代培養基可用MS+1.0BA+0.1IBA,pH值5.5~5.8之間,每日光照12小時。無根的試管苗經30~40天培養達到3cm左右時,即可切割以擴大繁殖。當繼代苗達到一定數量后,可以進行生根培養。
四、生根培養:
當紅葉石楠無根苗長到高2cm左右時,可轉移到生根培養基上培養。生根培養基可用1/2MS+0.2~0.3NAA,一般經一周左右可見紅色根生成,30~40天后根長1~3cm,即可進行煉苗反馴化,準備移栽。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