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家奧特本認為,在植物和人之間,以及不同植物之間,存在有喜、愛、憂、獨裁、嫉妒等非常個體性的互動形式。
在園藝高手眼中,植物也是有靈魂的,許多園藝高手都喜歡和植物閑聊,也絕不會錯過任何可和仙人掌訴說心事的機會。不過,有科學家站出來說,這種看來有些近乎天真的做法其實也有科學根據。
瑞士蘇黎士的植物學家奧特本(RudiOttleben),最近接受德國某日報專訪時,就為這種怪異的聊天習慣提供了學理基礎。
他說,“在植物和人之間,以及不同植物之間,存在有某種非常個體性的互動形式,包括喜、愛、憂、獨裁、嫉妒等。”
他還解釋說,各植物周遭都圍繞有能量場,而不同能量場(例如管轄仙人掌和非洲紫羅蘭的能量場),彼此就不兼容。
但斯圖加特霍亨海姆(Stuttgart-Hohenheim)大學的植物生理學家孔恩(EkkehardKuhn)對奧特本的說法不表贊同,他認為,奧特本的理論缺乏科學證據。“情感和感覺都有賴于中樞神經系統,而植物沒有這樣的系統。”
不過,孔恩的同事海斯(DieterHess)教授卻也很熱切地補充說,植物的確有可傳導電流的“感覺信道”。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而所有專家也都同意,不同屬之間的植物會有對立的情形,例如玫瑰花叢就會使勁把根扎入木槿的水源來源,以分一杯水,這種現象就是植物學家所謂的“根部競爭”。
同樣地,有些植物彼此間就是“看不對眼”,正如孔恩所說的,“有此植物排出的化學物質,就是讓其它植物(例如胡桃)受不了。”
孔恩還說,植物爭奪陽光的戰爭也是很激烈,例如郁金香、水仙、雛菊、唐昌蒲都想從對方那兒偷些陽光過來。孔恩和海斯也都指出,植物可以分辨不同顏色,例如分辨紅和藍色。
孔恩說,植物透過光敏色素(phytochrome)來對光的波長作出響應;這個光敏色素和在人眼的視網膜中所發現的“視覺色素”有關。植物的接收器從來光中過濾出紅色,然后用它來激發花朵的成長。
至于園藝家是否還應該對著植物說話?奧特本認為還是應該做下去,但不是因為植物聽得懂人說的話,而是因為人說話時語調的振動,可以被植物吸收,進而有助于植物的成長。(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