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的適時刈割和貯制利用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6:57 |
適時刈割的牧草可以青飼,也可以曬制干草和青貯,以備冬春飼料缺乏時利用。不同生育期的牧草產量不同,質量也有很大差異。以紫花苜蓿為例,其干物質中粗蛋白和粗纖維的含量,營養生長期分別為26.1%和17.2%,現蕾期為22.1%和23.6%,盛花期為18.2%和18.5%結英期為12.3%和40.6%.可見,隨著生長階段的延長,粗蛋白含量逐漸降低,而家畜不易吸收消化粗纖維則顯著增加。然而,刈割過早則產量低,因此,必須確定一個最適宜的刈割時期。確定最適刈割時期,即不能單純根據產量,也不能只看質量,而應把兩者結合起來,必須根據單位面積內營養物質的產量來決定。一般來說,豆科牧草在現蕾至初花期,禾本科牧草抽穗期刈割可獲單位面積內最高營養物質。同時對多年生牧草來講,刈割不僅是一次產品的收獲,也是一項田間管理措施。因割期是否得當。留茬是否合適對牧草以后的生長中產生很大影響。刈割次數應根據牧草生物學特性,不同地區氣候條件,栽培管理技術水平而定。冬前最后一次刈割不能太遲,須留有充分的再生時間,以利植株積累足夠的營養物質,提高根部抗寒能力,安全越冬。一般應在入冬前3-4周進行。留茬高度也要因不同牧草而異。如苜蓿留茬4-5厘米為宜。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中國農業網編輯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山芋高產栽培枝術 下一篇:果樹秋冬管四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