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是蔥類蔬菜之一,產量高,栽培容易,病蟲害較少,既耐貯藏又耐運輸。它是一種很受歡迎的蔬菜和重要的調味品,不僅暢銷全國,并可大量出口換回外匯。 一、播種 大蔥種子細小,種皮堅厚,子葉出土,幼苗生長較緩慢,苗期長。為縮短占地時間,便于管理均進行育苗移栽。苗床地不可重茬。前作收獲后,深翻施肥,一般做成寬(連溝)1.4米的高畦。苗床應精細整理,播前床面滲透水,用新籽撒播,每畝大田用種量為75—100克。播種后覆土2厘米,然后覆蓋稻草或薄膜,以增溫保濕,加快出苗。 二、苗期管理 一般播后6—8天苗出齊時揭去覆蓋物。幼苗期植株生長量少,葉片蒸騰小。出苗后到三葉期,要控制肥水,使根系發育健壯。幼苗期要間苗1—2次,除去過密的弱苗,苗距7—10厘米,并拔除雜草。 三、定植 大蔥定植一般在(6月上旬)到小暑(7月上旬)期間。當蔥秧長到高30—40厘米,橫徑粗1—1.5厘米時正適于移植。移栽前1—2次苗床滲透水,起苗時要對種苗進行選擇及分級。摘去枯葉,剔除病蟲傷苗,選粗壯、不分叉的苗,并按苗大小分別栽植,定植密度,一般行距100—120厘米,株距2.5—3厘米。苗株數2.2萬株。載植的深度以露心為宜 。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四、田間管理 定植后進入炎夏季節,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理機能減弱,生長緩慢。此時,如不過于干旱不宜多澆水。雨后排水防澇,以免引起爛根、黃葉和死苗。應多次中耕、松土、除草,促進根系發育。 秋季是蔥葉和蔥白生長盛期,須及時澆水、追肥、培土,促進蔥白迅速生長。澆水應勤,要經常保持蔥田土壤濕潤,收獲前1周停止澆水。為了蔥白的生長和軟化,8—9月份要追肥和培土3—4次。追肥以氮肥為主,適當增施過磷酸鈣和草木灰,一般每隔15天左右施1次。每次畝施尿素10—15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培土須在上午露水干后,但土壤尚涼爽時進行,每隔半個月培土1次。最后培成高壟,每次培土以不埋沒蔥的心葉為度。 大蔥主要病害有紫班病和霜霉病等,主要蟲害有蔥薊馬和蔥蠅等,發生后要及時用藥防治。 五、收獲 大蔥收獲時,可用四齒或鐵锨將蔥壟一側挖深,露出蔥白,用手輕拔即可拔出蔥株。收獲時忌猛拔猛拉,避免損傷假莖,拉斷莖盤或斷根,而降低商品蔥的質量。收獲后的大蔥應抖凈泥土,攤放在地里,每兩溝蔥并成1排,在地里晾曬2—3天。待葉片柔軟,須根和蔥白表層半干時,除去枯葉,分級棒捆,每捆7—10千克。不可隨便堆放,以防發熱腐爛。大蔥收獲時還應避開早晨霜凍,應待日間氣溫上升,蔥葉解凍時再收獲。 苗木網,999miaomu.com
中國農業網編輯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