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的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6:07 |
山藥(Dioscorea sp.)又名薯蕷,大薯,薯蕷科,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性藤本植物。地下塊莖富含淀粉、蛋白質等碳水化合物。產量高、營養豐富,既能代糧,又能作菜,可炒食、煮食、糖餾。塊莖耐貯藏,可延長供應期,有堵淡補缺的功能。塊莖中含副腎皮素,干制入藥,為滋補強壯劑,對虛弱、慢性腸炎、糖尿、遺尿、遺精、盜汗、祛痰等病有輔助療效。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栽植 江淮流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栽植,傳統的挖山藥溝的栽培方法應在做好的山藥壟上開溝,溝底與地面平,溝中澆水。若用山藥尾子栽植的,應將山藥尾子順溝按同一方向橫臥或傾斜插入,并在每一芽頭附近插入陳蘆葦稈作標記,避免中耕時傷芽和引導新生山藥沿稈下伸。在栽植時,山藥施肥應與薯塊隔開,以免爛薯。 打洞栽培在播種時先用寬20厘米的地膜覆蓋洞口,隨即把山藥種薯上的芽對準洞口,以便新生山藥塊莖順利人洞,最后培成寬40厘米、高20厘米的壟,結合培壟,在壟間施肥整平。 (四)田間管理 山藥的田間管理工作有澆水、施肥、拔草、鋪糞、蓋草、支架、理蔓、整枝及控制零余子的產量等工作。 1.水肥管理 山藥葉片正反面都有很厚的角質層,所以十分耐旱,在栽植時澆沉溝水后覆土,出苗前可以不再澆水。山藥的吸收根系分布淺,發生早,呈水平方向伸展,用鋤頭中耕易傷根系,多數采用拔草、蓋土、蓋草的管理方法。山藥采用分期追肥的方法,在山藥溝的兩側開溝施腐熟的廄肥或餅肥,6月份莖葉生長盛期、7月份塊根大量積累養分時各追一次。在施氮肥的同時,施草木炭等磷、鉀肥料效果很好。如用黃糞為追肥,宜遠離塊莖,以免燒壞薯塊。山藥行距較大,一般都間套速生蔬菜,對速生蔬菜進行肥水管理,往往利及山藥,可以節省山藥的肥水管理工作。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2.支架、理基、整枝 山藥莖長,纖細脆弱,易被風吹斷,一般應立支架。山藥支架高,其產量也高,通常3米左右。山藥多數不整枝,但除去基部2~3個側枝,能集中養分,增加塊莖產量。同樣原理,山藥零余子產量過高,也會影響地下塊莖的產量,故應及早抹去過多的零余子。 3.病蟲害防治 山藥病害有炭疽病、線蟲病、枯萎病、白澀病、根腐病等,蟲害有蠐螬、斜紋夜盜蛾、山藥葉蜂等。江淮流域以炭疽病及線蟲病較多。 炭疽病的農業防治措施是拔草、松土、雨澇天氣及時排出田間積水,防止塌洞。一旦發現有病,其初期可用65%的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膠懸劑800倍液噴霧,7~10天噴一次,共噴2~3次。 線蟲病是近年發現山藥塊莖的一大病害。防治方法除了推廣打洞栽培外,應提倡3年以上輪作,播種前將殺蟲藥劑均勻地撒在10厘米深的種植溝內,一般每畝使用 5%滅克磷顆粒劑 6 000克,或 5%的敵線靈乳油8 000克。 (五)采收留種 一般山藥應在莖葉全部枯萎時采收,過早采收產量低,含水量多易折斷。如不急于上市,可在地里保存過冬,至遲可延遲到翌年3月中、下旬,萌芽前采收。一般畝(1畝=667平方米)產 1500公斤~3 000公斤。小面積豐產地可達 7 000公斤以上。 苗木網,999miaomu.com 山藥在江淮流域一般開花不結籽,生產上用無性繁殖材料播種,其方法有三。 1.頂芽繁殖法 長柱種山藥莖端有一肉質粗硬、不堪食用的部分,俗稱山藥尾子,可以用來繁殖。用山藥尾子繁殖,一般每塊切取60克~80克,栽下后有頂端生長優勢、產量較高,但繁殖系數不能提高,即今年栽的面積只能與去年相等。 2.切塊繁殖 為了提高繁殖系數,緊接山藥尾子的食用部分切塊催芽,待長出不定芽后栽植。 3.零余子繁殖法 山藥葉腋中長出的氣生塊莖稱零余子,可以用來擴大繁殖。用零余子繁殖花工少、占地小、繁殖系數大,山藥不易退化,是生產上不可缺少的繁殖方法。但用零余子繁殖法是用去年收下的零余子,留至今春播種,秋余只能收到13厘米~16厘米長,200克~250克重的小山藥,必須在翌年春季再種,前后需三年方能收到產品。 (六)貯藏加工 山藥薯塊耐寒,必要時可以就地貯存,延遲至次年3月上中旬采收。也可用土窯貯藏,窖中山藥與沙土相間層積貯藏,最后覆土呈屋脊形,上蓋稻草防止雨水侵入。窖內保持 10 C~15 C,一直可貯存到次年 4~5月。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山藥除鮮山藥供應市場外,近年也有將鮮山藥加工成毛條或光條出口。毛條的制法是將山藥浸水、刮皮、硫磺熏蒸、曬干后便制成粗制品毛條。將毛條浸水泡軟、撒上淀粉、搓光、切成16厘米~18厘米的山藥條,再撒上淀粉,搓光、曬干便成精制品光條。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室內觀賞蔬菜品種及栽培技術 下一篇:黃瓜一架兩茬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