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設施建設 1.生活用房及育雛室建造。磚木結構,高3.5米,地和墻用水泥光面,便于清潔消毒,房頂鋪保溫砂和室內做天花板用以保溫隔熱。面積根據果園規模及用工確定,育雛室面積以籠養育雛40—50只/平方米,平養25—35只/平方米為標準進行規劃計算,條件許可時可配飼料車間;成雞或產蛋雞棲息場所可建竹木大棚,選擇坐北朝南、避風靠崖處建造,頂棚用玻璃鋼瓦或油毛氈配稻草都可以,可根據各地資源優勢靈活掌握。棚舍中間高,兩邊低,寬4~6米,中間高2.5—3米,兩邊高1.2—1.5米,四周挖好排水溝。 2.燈光、飲水設備、保溫設施準備。電力有保證的可用保溫傘育雛,不能保證的或遠離村莊山林果園可用鋸末爐或煤餅爐保溫育雛,配蓄電池燈,注意排煙,以防一氧化碳中毒;飲水設備可根據果園所處位置直接到高處引入山泉水,也可從地下取水。育雛及棚舍內飲水可用塑料飲水器:果園中用長2米,大頭直徑大于12厘米毛竹、中間去節的竹槽飲水,竹槽著地部分固定三根長20厘米橫檔,防止翻倒,竹槽需定期清洗消毒。 二、飼養管理技術 1.如何選擇品種 若肉蛋兩用雞可選年產蛋130~200個、耐粗飼、活動范圍廣、覓食力強、抗病力好、個體中偏小、肉質細嫩味美的優質地方土雞品種,如仙居雞、江山扁毛烏骨雞、桃源雞、莊河雞、固始雞等,若以肉用為主,宜選個體中偏大的地方改良品種如三黃雞、麻雞等。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2.放養規模及進雛月份 根據果園面積,每畝放養成雞40—50只,進雛數量為每畝80—100只,公母不分,一般在3—5月份進雛放養4—5個月后,公雞和準備淘汰母雞便可陸續上市,因為這段時間剛好是果園牧草生長旺盛、昆蟲飼料豐富、果園副產品殘留多,可很好地被利用。 3.補料時間及方式 育雛時宜用全價顆粒飼料并定期飼喂砂礫,放養后白天不用飼料,晚上回棚的育成雞應適當補飼主要以玉米、小麥、豆粕或魚粉為主的飼料;產蛋時應加入貝殼粉,全程都要加適量微量元素和多維素,飼喂量以舍養飼料量的60%補飼。蛋用雞不宜用全價產蛋料飼喂,否則既增加飼養成本、降低蛋的品質,又影響雞的野外覓食能力,失去放養土雞的宗旨,降低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4.疾病預防 5—7日齡新城疫Lasota系、傳染性支氣管炎H120苗滴鼻,8日齡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弱毒苗飲水或滴鼻,21日齡雞新城疫Lasota系、傳染性法氏囊病弱毒苗飲水,28—35日齡雞傳染性支氣管炎H52苗飲水,60日齡雞新城疫Lasota系飲水或噴霧,或雞新城疫I系肌注,1年2次禽流感疫苗注射。 三、注意事項 1.及時斷喙 啄羽、啄肛是土雞的常發癥,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在6—7日齡進行斷喙,上喙斷1/2,下喙斷1/3,斷喙前3天飲水中加入維生素K3,以防出血和應激反應。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及時修正整齊度 定期稱重,適時分群,劃定輪放區。根據體重不同、公母比例情況,決定晚上補飼量;其次弱小產蛋育成雞隨公雞一起揀出直接上市,不作產蛋用。 3.光照管理 肉用土雞光照管理按常規方法即可,肉蛋兩用雞15周齡前采用日常光照管理,15周齡開始逐漸增加光照時間,注意光的強度、顏色、時間。產蛋后每天光照時間為15.5—16.5小時,強度為10勒克司,光的顏色不可隨意改變。 4.防抱窩 產蛋土雞最易發生母雞抱窩現象,這與品種遺傳有關。防治方法有改變環境、增加青綠飼料、增強運動等措施,抱窩初期每只每次口服安乃近0.5克,日服2次,連服3天。 5.防止鼠獸危害 剛放養時很易受到老鼠、黃鼠狼等動物攻擊,產蛋時注意蛇等動物竄入產蛋窩。 6.雞和果保護 土雞覓食力強,活動范圍廣,喜歡飛高棲息,啄皮啄葉,嚴重影響果樹生長和水果品質,所以在水果生長收獲期果樹主干四周用竹籬笆或魚網圈好,果實采用套袋技術。同時果樹噴灑農藥時應盡量使用低毒高效或低濃度低毒的殺菌農藥,或實行限區域放養,或實行禁放1周,避免雞群農藥中毒。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