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征 百喜草為禾本科雀稗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暖季型,根系深而發達,具短而粗壯的根莖。基生葉眾多,平展或折疊,邊緣具短柔毛,葉長20厘米—30厘米,寬3毫米—10毫米。莖稈高30厘米—75厘米?偁罨ㄐ蛩霠睿2分枝—3分枝,長約6.5厘米,小穗2行,排列穗軸一側,每小穗一朵小花。種子卵圓形,有光澤,長約3毫米。千粒重2.9克。 適用性及利用 百喜草適宜于熱帶和亞熱帶,土壤PH值5.5—6.5,年降水量高于750毫米而且分布均勻的地區生長。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四川、貴州、云南等南方大部分地區都適合種植。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力較低、較干燥的沙質土壤上比其他禾本科牧草生長好;~多而耐踐踏,耐牧性強,最適放牧利用。葡萄莖可形成形成堅固稠密的草皮,能限制其他草種的侵入,較難與豆科牧草建立混播草地,百喜草草質柔軟,營養豐富,葡萄莖發達,覆蓋度高,既是草食家禽和草食性魚類的優質飼草,又適宜刈割青飼或調劑干草。百喜草對雜草有很強的排斥性,特別適宜于復墾,是南方優良的護坡、水土保持和綠化植物。 栽培技術 播前耕翻整地,消滅雜草每畝施入1000公斤—1500公斤廄肥和50公斤磷肥作基肥。春播在終霜日之后為宜。條播行距30厘米—40厘米,播深1厘米—2厘米,每畝播種量2公斤,播后適當鎮壓。撒播每畝播種量3公斤—5公斤。幼苗生長緩慢,競爭力弱,必須控制雜草(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