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細整地,實行秋翻整地。耕深在25cm左右,并以翻耙后地表平整為標準。 2、合理輪作,實行清種。大豆與非豆科作物要實行三年以上輪作。 3、因地制宜,選用高油、高蛋白大豆良種。高油品種有九農(nóng)22、吉育58、吉林35、長農(nóng)13、吉林47、吉農(nóng)9、吉育54、吉科豆1號。高蛋白大豆品種有吉林28、通農(nóng)13、通農(nóng)11、通農(nóng)14、吉林40、吉育63、吉林小粒4號等。 4、適時播種,等距種植。大豆栽培采用等距,精量、雙行拐子苗機械播種技術(shù)。 5、因地力、品種確定合理密度。中部平原區(qū)適宜密度為18萬株/公頃左右;東部山區(qū)、半山區(qū)適宜密度為20萬株/公頃左右;西部干旱、半干旱區(qū)適宜密度為18—20萬株/公頃。 6、增施農(nóng)肥,科學(xué)施用化肥。公頃施用磷酸二銨100—180公斤,氯化鉀45—75公斤,或生物鉀肥7.5公斤,硝酸銨45—90公斤。公頃市農(nóng)肥30—45立方米。 7、加強管理,適時鏟趟。 999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8、防治病、蟲、鼠、害:蚜蟲:公頃用40%氧化樂果乳油。食心蟲:公頃用20%殺滅菊酯。霜霉。河5%福美多可濕性粉劑。鼠害:用溴敵隆、氯敵鼠鈉鹽。 9、花莢鼓粒期遇旱灌水。 (記者 佚名) 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