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蟲棉在栽培中如果不掌握抗蟲棉的生理特點和栽培管理技術,往往難以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故此,筆者特從栽培實踐中總結出高產管理六要點,供借鑒。
一、抗蟲棉并非不要噴農藥 抗蟲棉的抗蟲性是有限度和有條件的,不是絕對不需施用農藥,而是在異常年份較非抗蟲棉施藥次數減少大半以上。無論是Bt基因抗蟲棉還是生理抗蟲棉,在一般年份表現高抗蟲性基本不要打藥。在害蟲異常暴發的年份,一定要適當噴施農藥防治。對于棉蚜蟲、螨蟲等其它蟲害施藥不可忽視。
二、抗蟲棉幼苗抗蟲性弱 抗蟲棉在幼苗時期,特別是嫩苗發現蟲害要及時用藥治蟲。在晚茬棉,如小麥茬棉要經常觀察蟲情,若不及時治蟲易遭滅頂之災,出現無頭棉,難以高產。如鹽都縣郭猛供銷社莊稼醫院試驗田有兩畝油菜茬棉。在一二代棉鈴蟲多發期沒打藥基本無蟲害,而小麥茬棉沒打農藥,卻出現了輕微的蟲害。說明幼苗抗蟲性弱,應適當早種。
三、抗蟲棉施藥滅卵效果佳 生理性抗蟲棉在外部形態上與常規品種落卵量相近,但幼蟲啃食后生長受阻,大部分死亡,仍有部分蟲生存。因此,在蟲災多發年份蟲卵由青變白,再由白變黑時,用水胺硫磷或拉維因、殺卵凈或卵蟲凈農藥噴施一遍,效果很好。基因工程棉如“Bt泗棉三號”既可滅蟲又有除卵。但在大暴發蟲災時,仍需適當施用農藥滅卵,否則成蟲要吃一個棉鈴或葉片才能死亡,故對棉鈴有一定損傷。施用一遍農藥滅卵、防蟲高效又增產。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四、抗蟲棉不抗臭鱉蟲 抗蟲棉是針對抗棉鈴蟲而言,兼抗蚜蟲。抗蟲棉不能抗百蟲。據悉,近幾年來,臭鱉蟲相繼在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省部分地區出現,對棉區為害較大,易造成棉株斷頭,抗蟲棉也不例外。出現這種蟲災的棉田應及時用氧化樂果或久效磷農藥用噴霧器滴心保頂,確保抗蟲棉穩產、高產。
五、種植抗蟲棉要克服思想上的麻痹性 抗蟲棉能抗蟲但不等于種了抗蟲棉就可不管不問,坐等收棉。這樣雖不會絕收,但對產量有一定的影響。除要進行常規的打杈等管理外,還要視情況用藥。用藥次數和藥量上較一般棉田降低70%以上,表現特別好的品種用藥量僅相當于一般非抗蟲棉的10%,對防治棉鈴蟲有很大意義。
總之,種植抗蟲棉要因地制宜,適時用藥,降低成本,以達到它的完善性,實現優質、高產、高效。(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