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的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4:56 |
山茱萸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cinalis)的干燥成熟果肉,又名萸肉、山萸肉,藥棗、棗皮。具補益肝腎、澀精止汗之功能。主產浙江,安徽、河南、山西、山東、江蘇、四川、陜西等省有分布。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2.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也可用扦插和壓條繁殖。 (1)種子繁殖:秋季將去果肉的新鮮種子用2~3倍的濕沙,沙藏于室外向陽處,上面蓋草,經常保持濕潤,至翌年 3~4月,有30%~40%的種子萌芽時,即可播種。條播,按行距20厘米~30厘米開溝,溝深3厘米~5厘米,播種后覆土2厘米~3厘米,加蓋一層草,保持畦面濕潤,播種后一周可陸續出苗,直至第二年春。如肥水條件好,出苗后,當年就可長到60厘米~100厘米高,一般l~2年后定植于準備好的地塊,最好選陰天起苗,帶土移栽,并及時澆水,以提高成活率。定植后,應將基部叢生的枝條剪去,僅留主干。 (2)扦插繁殖:5月中、下旬選帶頂芽的一年生嫩枝,于15厘米~20厘米處剪下,上部留3~4片時,下部切成斜口,并用ABT生根粉50PPm溶液浸泡半小時,隨后扦人 20C~25℃的苗床內10天后即可開始生根,期間應保持較高的濕度,或上部適當搭棚遮陽。加強肥力管理,入冬前或翌年早春起苗定植。 (3)壓條繁殖L于秋后或春季芽萌動前,將近地面的1~2年生枝條彎曲,并在近主干處割傷皮部,將枝條埋入土中,固定壓緊,枝條先端露出地面,加強肥水管理。第二年冬或第三年春,即可與母株分離、移栽。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地表干旱板結。見草就除,苗高15厘米時,可結合鋤草追肥一次。并按株距8厘米~10厘米間苗定苗。入冬前澆一次凍水,并加蓋稻草或牛馬糞。 (2)定植后管理:每年中耕除草4~5次,春秋兩季各追肥一次。10年以上大樹每株施人糞尿5公斤~10公斤、施肥時間以4月中旬幼果初期效果為佳。 幼樹高1米左右時,2月間打去頂梢,以促進側枝生長。幼樹期,每年早春將樹基叢生枝條剪去。修剪以輕剪為主,剪除過密、過細及徒長的枝條。主干內側的枝條,可在6月間采用環剝、摘心、扭枝等方法,削弱其生長勢,促使養分集中,以達到早結果的目的。幼樹每年培土l~2次,成年樹可2~3年培土1次。若根部露出地表,應及時壅根。 在灌溉方便的地方,一年應澆3次大水。第一次在春季發芽開花前,第二次在夏季果實灌漿期,第三次在入冬前。 4.病蟲害防治 (1)灰色膏藥病:多發生在20年以上的老樹樹干和枝條上,通風不良的潮濕地方或樹勢衰老時,發病尤重。防治方法:培育實生苗,砍去有病老樹;對輕度感染的樹干,用刀刮去菌絲膜,涂上石灰乳或波美5度的石硫合劑;5~6月發病初期,用1:1:100波爾多液噴施。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白粉病:7~8月多發,為害葉片。發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或生物制劑B0-10300倍液噴霧防治。 (3)炭疽病:6~7月始發,為害幼果、防治方法:冬季清潔田園;發病初期,用1:1:100波爾多液噴霧;選育抗病品種。 (4)蛀果蛾:9~10月,幼蟲為害果實。防治方法:于8~9月羽化盛期用0.5%澳氰菊酯乳劑5000~8000倍液或 26%殺滅菊酯2000~4000倍液噴霧;用2.5%敵百蟲和2%甲胺磷按1:400混合,處理土壤殺死冬繭。 (5)木橑尺蠖:7~10月以幼蟲為害葉片。防治方法:于7月幼蟲盛發期及時噴施2.5%魚藤精500~600倍液或90%的敵百蟲 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劑5000倍液;早春在植株周圍1米范圍內挖土滅蛹或在地面撒施甲基異柳磷,防止蛹羽化。 (6)大蓑蛾:6~8月多發,以幼蟲為害葉片,10~20年生的樹較易發生。防治方法:人工捕殺,即于冬季落葉后,摘取懸掛在枝上的蟲囊而殺之;放養蓑蛾瘤姬蜂等天敵;發生期用80%敵敵畏8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倍液噴霧。 (四)采收與加工 一般定植4年后開始開花結果,能結果100多年,宜在9~10月,果實由綠變紅時采收。采摘時下年花蕾已形成,故注意不要碰落花蕾及折損枝條。采收后除去枝梗和果柄,用炭火烘焙至果皮膨脹,冷后捏去種子,再將果肉曬干或烘干即成。也可將鮮果置沸水中煮10~15分鐘,撈出,置冷水中,捏出種子,或將鮮果置蒸籠內蒸5分鐘后捏出種子。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板栗嫁接育苗掛果早 下一篇:王不留行的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