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紅薯抗旱力的栽培技巧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4:01 |
紅薯粗生易種,適應性廣,抗逆性強,高產穩產,但由于各地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不一樣,各地的生產水平不平衡。在紅薯栽培中,若能掌握一些栽培技巧,不但能增強紅薯的抗旱力,而且能提高紅薯的成活率,提高紅薯產量和改善品質。根據廣西賀州市信都鎮及富川縣部分地區的大田種植經驗,本人總結了增強紅薯抗旱力,提高紅薯產量潛力和改善品質的一些栽培技巧。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三、采用適宜的插植方法 紅薯的插植方法很多。在相對干旱地區,以斜插法為好,抗旱能力較強,易成活。即斜插入土約15厘米,入土3~4個節,頂苗露出1~2個節。 四、科學給水,精細蓋土 這項措施是增強抗旱力的關鍵性技術。方法步驟: 1、開種植溝,施基肥。起好壟后,沿壟頂部順勢開溝,溝泥堆在當風面。溝深約20厘米。有條件的,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1500公斤,高鉀復合肥10~15公斤;或單獨施高鉀復合肥20~30公斤。 2、種植溝淋透水。當施完基肥后,將種植溝用水淋透。大約每1米距離淋4~5公斤的水量,保證完全淋透種植溝。 3、擺苗插植。最好選擇在晴天下午或陰天進行。在種植溝的背風面擺放紅薯苗。擺放時,按斜插法的規格要求進行,同時順手將紅薯苗的“根”部插入同側被淋透的泥層內1~2厘米,注意使苗與肥料保持4~5厘米的距離。 4、回土蓋苗。回土時分三層進行:第一層先蓋濕泥土,并要求壓住薯苗長度的一半以上;第二層干、濕泥土混合蓋;第三層蓋粗細混合的干泥土,要求最少蓋3~5厘米厚。回土完成時,形成寬約15厘米左右的壟頂平面,并輕輕按壓,使壟面中間略凹下1厘米左右,薯苗只露出1~2個節。回土結束后,不需要再淋定根水。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該措施的效果: 薯苗成活快,成活率高;整個壟面疏松透氣,避免了先種后淋所造成的表土板結,水分蒸發快的缺陷;早生快發,分枝期相應提早5~8天(紅薯大多數品種地下部分生長與地上部分生長成正比關系),因而相應地促進早結薯、多結薯、結大薯;表土疏干燥,白天升溫快,夜間降溫也快,形成一定溫差,有利于營養物質的積累。 五、中耕松土和培土 1、中耕松土。在去除雜草的同時,可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少水分的蒸發,既保持表土疏松干燥,又能保住深層水分。時間一般在雨后的第二或第三天進行。 2、培土。在插植后50~60天,薯塊膨大,壟面出現裂縫,這時結合施肥進行培土,以防止薯塊“露頭青”和小象甲侵害。這也是增強土層疏松度的一項措施,同時對深層土壤起到保水保溫的作用,提高抗旱力。 六、撿蔓拉蔓 雨后2~3天進行,結合中耕松土。目的是防止莖蔓不定根的發生,減少養分消耗,降低表土濕度。(記者 佚名)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木香栽培技術 下一篇:食用菌追肥要講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