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抗病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3:34 |
1.品種選擇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1.5 其他。歐亞種較抗銹病,歐美種普遍感病。巨峰、先鋒、黑奧林、康拜爾感病重;北醇、康拜爾早生;白香蕉中度感病;紅富士、玫瑰香較抗銹病。白粉病;黑罕感病較重,玫瑰香、金后感病較輕。 2.地勢選擇與整地改土 葡萄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喜光,在陽光充足,地勢開闊高燥,空氣暢通,排灌方便,土質疏松,透水性良好的沙質壤土或有機質含量高的石礫壤土上種植,感病較輕。溝谷地或水稻田種葡萄,如不抬高畦面,開設排水系統,其病害多,且發病重。葡萄栽培在5~20度斜坡地上感病較平地輕,15度坡地最為合適。坡向不同,其光照、濕度;熱量、風量也不同,感病輕重也有差異。一般南坡、東南坡和西南坡發病較輕,北坡、東北坡和西北坡較陰冷,濕度大,感病較重。經多年多點觀察發現,葡萄的定植行向與發病輕重有較大關系。一般都認為南北向較好,但在丘陵地區常常受地形地勢制約,使南北行向不通風。因此,應根據當地小氣候特點,找準種植地5—7月的風向,順風向確定定植行向,以利通風,降低園地濕度,才有利于減輕病害。同時,深溝高畦式栽培也是降低園地濕度減輕病害的重要措施。 3.適當擴大行距,提高結果部位 經多年觀察認為,以籬架栽培發病較輕,單臂籬架又較雙臂籬架發病輕。同時,南方高溫多濕地區栽植葡萄,行距要適當擴大。通常認為行距與架高相等為宜,但筆者認為,籬架高度可以控制在1.0—2.2米,而行距則不能低于1.7 米,以2.0米以上為好,否則,葡萄行內通透性差,發病重。另據觀察,葡萄病害的發生以籬架下部近地面為重,如白腐病的大部分病穗分布在距地面40厘米以下的果穗上(約占病穗總數的80%);黑痘病、炭疽病等在距地面80厘米以下病穗比例也在60%—80%,因此,提高結果部位是減輕病害的重要措施。將果穗位置控制在90—120厘米,新梢位置調整到110—150厘米處,籬架高度不超過200厘米為宜。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4.密植疏枝,控蔓定芽 葡萄植株的長勢隨品種不同而異,為了減輕病害,應以保持中庸樹勢為原則進行修剪。生產上為了提高前期產量,多采用密植栽培,這是無可非議的。如“密不透風”,三五年后就會出現“枝密病重”的不利現象,有不少葡萄園因此毀園。因此,密植目的一旦達到,就要立即疏株,保持合理的枝條密度。南方栽培葡萄的留枝密度應比北方低10%—20%。在留蔓修剪上,要堅持“密株不能密蔓,密蔓不能密芽(冬芽留量)”的原則。每株先留單蔓,株展擴大后,從單株單蔓逐步擴展為2—3蔓或3—4蔓,按栽植后第3年冬剪留芽量不超過10 000個/畝為宜。如按第3年后每株冬剪留芽量40個計,第3年后保留株數在250株/畝。如定植時按行株距2米×0.5米,每畝定植666株,成活率按90%計,有植株600株左右,那么在第3年秋應計劃疏除350余株。疏株工作主要在栽后的第3—5年,每年疏除量可按上述方法計算,第5年后植株量即可定型,但又需要接著開展枝蔓更新工作。另外,為了有效控制枝蔓數量,必須加強夏季修剪,對主梢多次摘心,以增粗結果主蔓,對副梢留1—2葉反復摘心,及早抹除無用副梢。 5.增加有機質含量,減少氮肥用量 經調查認為,葡萄種植在有機質含量達2%以上的土壤上,才能表現出樹勢健壯,抗病力強,產量高,品質好;才有利于生產優質高檔葡萄。大面積生產上達到此標準的園地很少,為了增加產量,往往以追施化肥為手段,結果不少葡萄園造成施氮過量,反而加重霜霉病、黑痘病等的危害。因此,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氮肥用量是防病抗病的有效途徑。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6.注意土壤排水,降低園地濕度 在4—8月葡萄生長期,應隨時注意排水,保持排水溝暢通。同時,排水溝應具備不小于5%的比降,可根據園地大小,按1—3級分別設立排水溝,以達到雨停后溝內無明水為原則。如溝內長期漬水,園地濕度大,很容易感病或加重病害。 7.加強冬季清園,注意園地衛生 入冬前將枯枝落葉、病蟲枝蔓、果穗、病株殘體等清除于園地外集中燒毀后,對土壤進行消毒、深翻。消毒方法:用50%福靈雙1份、硫磺粉1份、碳酸鈣2份混合均勻后噴施地面,用量為1.5~2.0公斤/畝。生長季節應結合修剪及時徹底摘除病果、病葉及病蔓,并集中燒毀。 8.有的放矢,適時施藥 要根據病害的發生規律,有的放矢,適時施藥。生產上以萌芽前噴一次波美3—5度石硫合劑后,于展葉后(平均3葉時)噴施科博或大生、霉能靈、仙生、福星等2次,每隔7—8天一次,控制初侵染。在發病盛期一般用大生+銳勁特或消菌靈、霉能靈、瑞毒靈等農藥控制。葡萄病害在南方地區防治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5—6月雨天多,藥效難以發揮。據試驗,在雨前噴施保護劑(如科博、大生、百菌清、百可得等),雨后立即噴施內吸性強的治療劑(如福星、世高、霉能靈、仙生、消菌靈等),其效果較為理想。藥劑應輪換交替使用,尤其是內吸劑的連續使用不可超過兩次。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食用菌增產八法 下一篇:油菜“免深耕”直播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