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栽培草菇新技術(shù)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栽培技術(shù)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8-03 13:20 |
我國北方地區(qū)是傳統(tǒng)的小麥、玉米主產(chǎn)區(qū),每年有大量的作物秸稈因得不到合理利用而浪費掉。利用秸稈栽培高溫型食用菌草菇,使作物秸稈成為一種可開發(fā)利用的生物再生資源,既降低了草菇的生產(chǎn)成本,豐富了人民的菜籃子,又解決了夏季食用菌產(chǎn)品嚴重缺乏的難題。現(xiàn)將秸稈栽培草菇高效種植技術(shù)介紹如下。 999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7、發(fā)菌、支拱。 覆膜3天后,每天掀膜通風幾次,每次10-30分鐘。至第7-8天,菌種布滿床面,等待出菇,此時應在畦面上支拱,拱上覆薄膜。兩頭半開通風,兩邊不要蓋得太嚴。因草菇對覆土及空氣濕度要求較嚴,拱膜可保持溫度和濕度穩(wěn)定,如溫、濕度適宜,也可不用拱棚。 8、出菇管理。播種后10天左右,便開始出菇,此時要注意掀膜通風。待出菇多時,在走道內(nèi)灌水保濕或降溫。如溫、濕度適宜要撤膜通風換氣,保持菇床空氣新鮮,溫度不宜超過36℃,以防止高溫使菇蕾死亡,如見畦床過干,不可用涼水直接噴灑原料或菇蕾,而要在棚邊挖一小坑,鋪上薄膜,放入涼水預熱后使用。整個出菇過程要嚴格控制溫度、濕度,并適當通風。草菇對光照無特別要求,出菇期給予散射光即可保證子實體正常發(fā)育。草菇蟲害主要有螨類、菇蠅和金針蟲等,可在鋪料前用90%敵百蟲700-800倍液處理土壤或用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9、采收。草菇子實體發(fā)育迅速,出菇集中,一般現(xiàn)蕾后3-4天采摘,每潮采收4-5天,每天采2-3次。隔3-5天后,第二潮又產(chǎn)生,一般采2-3潮,整個采菇期15天左右,第一潮菇約占總產(chǎn)量的80%以上。當子實體由基部較寬,頂部稍尖的寶塔形變?yōu)榈靶危襟w飽滿光滑,由硬變松,顏色由深入淺,包膜未破裂,觸膜時中間沒空室時應及時采摘,通常每天早中晚各采收1次,開傘后草菇便失去了商品價值。(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玉米秸稈培養(yǎng)料春菇冬種栽培 下一篇:有機蔬菜胡蘿卜栽培及儲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