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種植技巧及田間配置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2:30 |
科學規劃和合理安排農作物間作立體套種,既能緩解人多地少和糧、經、果、蔬互相爭地的矛盾,又能充分利用地力、光能,抑制病蟲害發生,實現高產高效。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1.小麥—玉米—大豆套種模式:帶寬2.13米,小麥種9行。行距20厘米,幅寬160厘米,留空檔53厘米。于麥收前在空檔中間套種2行玉米,同時在9行小麥中間也點種2行玉米,玉米行距為20厘米,株距為33厘米。麥收后在玉米寬行中間種2行大豆,行距20厘米,株距13厘米。玉米選用豎葉型品種,大豆用早熟豐產品種。這種模式適于土壤中等以上肥力地塊應用。 2.棉花—綠豆套種模式:棉花種植方式采用大小行,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4月中旬趁雨或抗旱播種,大行內套種綠豆,播期同棉花一樣,棉花整個生育期管理與一般棉田管理法相同。7月中旬正是棉花速生期,基本不影響棉花生長,反而由于間作綠豆面積增大,改變了棉田群體結構,有利于前期棉花生長,同時也減少春季裸露地面的蒸發量,減少土壤板結度。 3.小麥—蔬菜—西瓜套種模式:帶寬2.6米,秋播9行小麥,行距20厘米,占地1.6米,留空檔1米。空檔可種菠菜、香菜、上海青等冬菜,也可間作大蒜、蠶豆等。冬菜或蠶蟲收獲后,翌年4月中下旬,在空檔內可套種地膜西瓜。 4.玉米—芝麻套種模式:帶寬3.3米,播2行玉米,行距67厘米,株距13~20厘米,芝麻播6~8行,行距33~40厘米,株距17厘米,經過合理施肥、澆水等科學管理,畝均效益1500~2000元,比單茬種植玉米畝均效益增長47%。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5.小麥—花生(豆類)套種模式:中高產麥田主要是“二密一稀”方式,即2行小麥留1空檔。高產麥田空檔30厘米,中產麥田空檔27厘米,低產麥田不留空檔。花生在麥收前15~20天套種,大豆、綠豆在麥收前7~10天套種。 6.小麥—春棉套種模式:主要推廣“四二式”“三一式”。麥棉“四二式”配置170厘米1帶,種4行小麥,行距20厘米,占地60厘米。4月底5月初在空檔中套種2行棉花,窄行50厘米,麥收后寬行變成120厘米。“三一式”90厘米1帶,種3行小麥,在空檔中套種1行棉花。(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蘑菇土法施肥可增產 下一篇:鮑魚菇袋栽高產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