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田春季農事概要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2:29 |
天氣漸暖,大地回春,隨著春的到來,各種農事活動也將來臨,春播、春管是北方地區春季農事活動的主體。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1)做好麥田的保墑和補墑工作。對墑情較好、不影響正常返青的麥田采取耬麥或鎮壓等保墑措施;對底墑差又未澆凍水、春季嚴重缺墑麥田,應補澆返青水。澆水時間應掌握在5厘米地溫達到5℃時進行,水量不宜過大。 (2)促進麥苗早返青,促弱轉壯。小麥正常返青是安全越冬的重要標志,也是獲得高產的基礎,主要措施有:①對墑情差的麥田補水;②對缺肥不缺水的苗,可進行補肥,最好采用根外補肥,如葉面噴灑,有促使弱苗轉壯苗的顯著效果;③對不缺肥、不缺水的的麥田,特別是弱苗田采取耬苗或鎮壓措施,以提高地溫,促進返青;④對因基本苗少等原因造成總莖數較少的麥田,為確保成穗數,除葉面補肥外,可以葉面噴灑低劑量的“壯豐安”,每667平方米用藥20毫升兌水25~30千克施用。 (3)正確施用起身肥水。起身肥水主要用于提高分蘗成穗率,確保667平方米穗數,所以起身肥水只在總莖數不足以保證成穗數時施用,對不施起身肥水也能確保穗數的麥田可以不施用。而且施肥量不宜過大,一般不超過總施氮量的1/4。 (4)及早防倒伏。小麥倒伏現象在后、原因在前,起身至孕穗是防倒重要時期,從起身至拔節期是關鍵的時期,起身期前后又是最佳時期,所以有倒伏趨勢的麥田應及早防倒。主要措施有:①起身至第一伸長節間未伸出地面前,對麥田進行鎮壓;②起身后拔節期間,最好是起身期噴灑“壯豐安”,每667平方米常用藥30~40毫升兌水25~30千克葉面噴施,倒伏趨勢嚴重的麥田,藥施用量可增至50毫升。鎮壓和化學控制均可以預防倒伏,但以化學防倒技術高效、便捷。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5)防病和除草早進行。北方主要麥田病害是白粉病、銹病、紋枯病、葉枯病等。防治白粉病和銹病,可用20%粉銹寧乳油50毫升兌水30千克噴霧;防治穎枯病、葉枯病可用50%多菌靈500溶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0溶液噴霧;小麥紋枯病可用5%井岡霉素水劑,每667平方米用藥200~500毫升兌水50~60千克,澆灌小麥莖基部;已感染根腐病的麥田可用15%粉銹寧,每667平方米用藥100克兌水20~25千克,在初花期和灌漿期各噴一次;防雜草要根據雜草類型選用除草劑,目前麥田應用較多的化學除草劑有“2.4-滴丁酯”和巨星等。施用前請詳細閱讀說明。 (6)施用好拔節期肥水。拔節期肥水不僅是減少小花退化、提高穗粒數的關鍵措施,而且對穩定穗數、提高粒數有重要作用,此期肥水也是建造合理群體結構的重要措施。因此,只要前期肥水不過量,一般麥田均應施拔節肥水,這個時期肥水施用得當,也可有效預防倒伏。施用過早或前期施用量過大,此期又施用過量時,常會招致貪青晚熟。因此,拔節肥水施用應依苗情“弱—壯—旺”的順序依次推遲,施用量亦依次減少。 (7)確保“優質專用小麥”高產優質。小麥是否高產、優質,一方面與品種特性有關,另一方面也受環境條件制約。種植“優質專用小麥”要在選用品種基礎上,注意創造良好的環境。①要改善施肥技術,主要包括調整施肥種類、施用時期和方法。首先在穩磷基礎上,增氮、增鉀滿足小麥產量和質量需求;其次要提倡氮肥分期施用,并適當后移,重點施肥時期應放在拔節、孕穗和揚花期,拔節肥用以穩穗、增粒、保產,孕穗、揚花肥用以提高氮的籽粒轉移量,確保產品質量;其三是適當增施硫肥,以改善蛋白質質量。②種植優質麥要避免倒伏,小麥倒伏則優質全無。③注意防病,病害會使籽粒皺縮,降低籽粒品質和面筋強度。④適時收獲,避免種子發芽。(記者 佚名)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山楂快速育苗技術 下一篇:草坪更新復壯四項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