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育過程:晉棉36號系山西省農科院棉花于1994年以多抗、廣適、豐產、高衣分晉棉19為母本,與優質、抗蟲品系運148為父本,經多年雜交、回交轉育而成。1998年在病圃水地種植株行,1999年參加水地抗蟲棉品比試驗,2000-2001年邊續兩年參加山西省棉花新品種區域試驗,2001-2002年參加山西省棉花新品種生產示范,2003年3月通過山西省審定并命名。 2.特征特性:晉棉36號屬中早熟品種,生育期124d左右。植株塔型較緊,株高80.5cm,葉片掌狀較小,葉色深綠,株型清秀,透光性好,苗期生育較慢,后期發育快,上桃快而集中。第一果枝著生節位6-7節,主莖、果枝節間距短,葉層分布合理,單株結鈴性強,上中下棉鈴分布均勻,鈴卵圓型,單鈴重5.38g,衣指7.5g,籽指11.1g,衣分40.2%,抗耐枯黃萎病,吐絮暢而集中,易采摘,棉絮潔白有絲光。 3.纖維品質:2001-2002年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晉棉36號兩年平均2.5%跨長29.4mm,整齊度83.9,比強度32.6cN·tex-1,伸長率7.5%,麥克隆值3.9,反射率77.5,符合紡織工業用棉要求。 4.抗蟲性:據2002年中棉所植保室測定,二代棉鈴蟲蕾鈴被害率為25.59%,比對照HG-BR-8減退65.6%;三代棉鈴蟲,3齡以上幼蟲存活率為零,3齡以上幼蟲株率為零,評價為II級。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5.產量表現:1999年參加所抗蟲預試,在不噴藥防治棉鈴蟲條件下,晉棉36號平均霜前棉868.9kg/hm2,較對照晉棉26增產36.5%,居參試品種首位;2000年參加省棉花新品種區試,據六點匯總,平均霜前皮棉1294.3kg/hm2,比對照晉棉26號增產23.57%,2001年繼續參加該項試驗,7點匯總平均霜前皮棉1435.5kg/hm2,比晉棉26號增產17.86%,比晉棉31號增產13.79%,兩年13點次平均霜前皮棉1365kg/hm2,比對照晉棉26號增產20.71%,增產點次100%。 6.適宜地區和栽培要點: 6.1適宜地區:該品種適宜黃河流域、新疆棉區中熟或中早熟地區的中等肥力以上,新棉田地塊和黃萎病輕的地夫種植,更易發揮其增產潛力。 6.2滲澆底墑水,保苗全苗旺。沙壤地和壤土地棉田在播前10-15天每公頃澆底南水900-1050m3,粘土質地棉田宜采用播種后滲澆蒙頭水450-600m3,其目的是適時早播節約用水,提高地溫,防止種子在高濕低溫下霉爛,造成出苗難及缺苗斷壟,同時注意及時清除地臘上的泥土和臘間露地的中耕。 6.3適時播種。生產上當5cm地溫持續5天穩定通過11℃以上時,為臘棉播種時期,我區在4月上旬,當地溫穩定通過14℃以上時為露地棉播種時期,我區在4月中旬。 6.4合理密植定好苗。毛子播種期宜早于光子(硫酸脫絨籽)5天左右,中高肥力以上棉田,宜簡化栽培,每公頃3.75萬株,一般田5.25-6萬株,旱堿以及坡耕棉田每公頃9萬株。據田間出苗觀察,常規品種比抗蟲棉籽早出苗1-2天,苗期生長發育明顯細長高大,葉片大,色澤淡,棉花頂端易受蟲危害,定苗應掌握5葉定苗,易于拔掉雜朱,異型株和不抗蟲棉株。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6.5合理運第籌水肥。公頃產皮棉1500kg以上,肥料總投入量純氮至少應達到150kg,P2O5 90kg,K2O120kg,N:P2O5:K2O應達1:0.6:0.8左右。要求純氮每公頃50kg左右。連同磷鉀肥一次性作底肥全部施入,剩余氮素結合澆花鈴水一次施水。 6.6科學治蟲?瓜x棉不是無蟲棉,在棉花生長發育過程中,除及時防治棉蚜、紅蜘蛛等害蟲外,當三代棉鈴蟲百株3齡以上幼蟲達10頭時,應用藥劑防治。(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