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耳室內高產栽培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2:19 |
一、培養基制作:棉子皮100(千克,下同)、麩皮15、石膏粉3、尿素0.4。按配方稱量、干拌后加水,尿素溶于水后加入,打散結團,拌均,含水量以用手緊握一把料指縫有水印為度。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五、揭布增氧:10天后,菌絲向四周蔓延成圓狀,當菌落直徑達10厘米、穴與穴菌落連接時,進行培養室消毒,后把膠布拱起成黃豆粒大小孔隙,以加大供氧量,加快菌絲生長。再4天后,穴中漸出現白色突起成絨毛狀的菌絲團,俗稱“白毛團”,此時室溫控制在20~23℃,相對濕度80%~85%為宜。隨著菌絲生理成熟,“白毛團”上出現淺黃色水珠,此時把袋子傾斜,排出黃水。一般接種后15~6天,穴內便逐漸出現白色碎末狀幼耳,此時把膠布全部去掉,并在菌袋上覆蓋消毒后的報紙,噴水、保濕。 六、出耳管理:一般接種后18天,耳就出齊了。此后管理的辦法是:用刀片沿出耳穴口邊緣割去薄膜約1厘米左右,使穴口達4厘米。出耳期,每天向報紙上噴水1~2次,保持報紙濕潤。當子實體長到3厘米大時要避免爛耳:取下報紙,置陽光下曝曬1天,再收回使用,每隔3~5天進行1次,同時達到換氣之目的。幼耳階段噴水量、通風量加大,但要視空氣濕度及天氣情況靈活掌握。接種后第24~29天時是生長旺盛階段,袋溫較高,要注意控溫,甚至要整天打開門窗,長時間通風,并配合噴水管理,防止通風后耳片干燥。到第30天左右時,子實體長到12厘米左右,應停止向報紙噴水,防止耳片過濕霉爛,停水5~8天,耳片均厚,即可采收。銀耳從接種到采收,一般35~45天。(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今年春茶生產值得注意的問題 下一篇:三尖杉播種育苗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