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水稻“小老秧”培管措施要得當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1:59 |
有些水稻在栽插后20多天、甚至一個多月還下肯發棵,秧苗生長緩慢,分蘗不正常,一些秧苗還抽出長3厘米左右的小穗,幾天后又干枯了。這種被稻農稱為“小老秧”的早穗現象,嚴重影響了水稻的生長和產量。防止水稻形成“小老秧”,關鍵是抓住插前秧苗培育和插后稻田管理兩個環節。水稻“小老秧”的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如下: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另外,苗床播種量大,本田插秧密度大,加上本田施肥不足,也會不同程度的出現“小老秧”。這是因為苗床葉片擁擠,肥料消耗過大,秧苗細弱生長不良,插秧密度過大,主莖多,分蘗少,便會出現早穗。而施肥量小,營養生長期縮短,再加上春季低溫,有效成份釋放慢,前期營養不足,分蘗少,提前進入生殖生長期也會出現早穗。 防止措施 要想防止“小老秧”出現,首先是選擇適合本地區栽培的品種,嚴防越區栽培。因為越區栽培極易發生早穗或貪青。第二要降低播種量。水稻播種量每平方米300-400克最佳,葉齡35天左右。第三要加強苗床管理。苗床管理要本著“寧冷勿熱”的原則,第2片葉伸出后,溫度控制在20℃,自第3片葉開始溫度控制在18℃左右。第四要加強水分管理。水分管理要“寧干勿濕”,播前澆透底水,2葉1心期無明顯旱象盡量不澆水,2葉1心期后逐漸增加水分。第五要做到平衡施肥。平衡施肥,能促使早生快發,增加分蘗。一般磷、鉀肥總量的50%、氮肥總量的30%做基肥;氮肥總量的30%-35%做分蘗肥,15%-20%做調節補充肥,10%-15%做穗肥,5%-10%做粒肥,鉀肥總量的50%做穗肥,其余做追肥。(記者 佚名)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小辣椒的移栽技術 下一篇:特用玉米關鍵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