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菇野外蔭棚畦床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1:54 |
紅菇,又名美麗紅菇、鱗蓋紅菇。它是一種野生稀有菇品,分布于遼寧、江蘇、廣西、四川、云南等地,每年夏秋季群生或單生于林中腐殖地上。紅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且有藥用功效。在福建閩南地區,婦女分娩時必食紅菇補充營養;在廣州、香港及東南亞國家很受歡迎。我國食用菌科研部門進行人工馴化栽培,獲得成功。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紅菇栽培分熟料袋栽和發酵料床栽,兩種栽培方式不同,培養料制作也有別:熟料栽培按照配方一或二,將培養料拌勻,含水量掌握在60%左右,然后裝入17×33~35厘米聚丙烯塑料袋內,經高壓滅菌,冷卻接種(按常規要求)。發酵料床栽:按照配方三或四,將培養料混合拌勻,集中成堆發酵處理。料堆高0.8米,寬1米,長度視場地而定,堆料后蓋膜保濕,發酵時間5~7天,料溫達到65℃時開始翻堆,中間翻堆2~3次。 接種培養 栽培方式不同,接種培養方法有別。袋栽:待料袋溫度降至28℃以下時,在無菌條件下將紅菇菌種接入袋內的培養基上,并做好棉塞封口。接種后移入23℃~25℃的室內發菌培養,空氣相對濕度70%以下,保持空氣流通,防止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驟增。發菌培養通常30天左右。待菌絲發滿袋后,將菌袋搬到野外蔭棚內脫袋,采取臥式排放于事先經過消毒處理的棚內畦床上,并覆蓋腐殖土3~5厘米。畦床四周用泥土封蓋,讓菌筒在畦床內繼續發菌培養。床栽:將發酵料鋪于畦床內,料厚15~18厘米,分3層播種,即畦面先鋪一層料,播上菌種,繼續鋪一層料,播一層種,然后再蓋一層料,形成3層料2層種。一般每平方米用干料10千克,菌種量占料量的10%,播種后整平料面,稍加壓實。然后在畦床上方拱罩薄膜防雨。待菌絲吃料2/3時,覆土3~5厘米。但要注意通風,使畦床空氣保持新鮮,以利菌絲發育。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出菇管理 當菌袋進入野外畦床排場后,在管理上應保持覆土的濕潤。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0%,野外地栽靠土壤濕潤,一般不必噴水,如氣候干燥,土面發白時可噴水保濕,但不可滲入料中,以免菌絲霉爛。覆土后一般20天左右即可出菇,此時溫度掌握在23℃~26℃范圍,并進行人為變溫差刺激,干濕交替,促進菌絲扭結形成原基,分化成菇蕾。菇棚內要“三分陽、七分陰”,子實體發育階段每天上午揭膜通風,并結合噴水1次,空間相對濕度保持90%為適。菇棚內保持空氣新鮮。溫度掌握在23℃~28℃范圍。 出菇期正值炎夏高溫季節,野生紅菇多生長密林之下,溫度比空間低。為此人工栽培遇高溫時,應采取噴水降低空間溫度,畦溝蓄水調低地溫,加厚棚頂遮蓋物,抵制外界熱源,人為創造適宜長菇環境。出菇階段如果發現雜菌污染,應及時挖掉受害部位,并撒上石灰粉,1~2天后再覆蓋新土,并加強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采收加工 紅菇子實體成熟標志為菌蓋伸展中間略凹,色澤艷紅,即可連根拔出,采收后可鮮品應市,或陽光曬干或機械脫水烘干成商品。(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香椿系列品種介紹 下一篇:玉米的需肥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