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8-03 11:20 |
中國各地大白菜均以秋季栽培為主。但是只要品種得當,條件適宜,春季或夏季也可栽培;中國南方亞熱帶地區(qū)還可秋冬栽培。春季栽培因前期低溫,易使植株通過春化階段,常常未形成葉球便先期抽薹;或已結球,而后期遇高溫、陰雨引起葉球腐爛。俗使春季栽培成功,須選用冬性強、生長期短的品種,并采取保護設施育苗,適當增加密度,加強肥水管理和適期收獲等措施。夏秋栽培,則須選用較耐熱、抗病的早熟品種及相應的防病、防澇、防旱的管理措施。 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合理密植是提高大白菜產量和商品質量的重要措施。種植密度因品種、地力和氣候條件而異。合理密植的指標是植株所占的營養(yǎng)面積約等于或稍小于蓮座葉叢垂直投影的分布面積為宜。不同品種要有相應的合理密度。同一個品種,氣候條件適宜、肥水條件好,密度可稍小;反之,密度宜稍大些。植株田間布局的方式也影響大白菜的生長。為便于田間操作,一般是行距略大于株距。 每生產1000公斤大白菜,大約需要吸收氮1.5-2.3公斤,磷0.7-0.9公斤,鉀2.0-3.5公斤,氮、磷、鉀吸收量的比率大致為2:1:3。對氮、磷、鉀的吸收數(shù)量苗期較少,蓮座期較多,結球期最多。從苗期到蓮座期約占總吸收量的20-3%,結球期約占70-80%。幼苗期吸收氮多,鉀次之,磷最少;蓮座期、結球期則吸收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在生長期間,施氮肥數(shù)量過多,會使葉球含水量增加,含糖量降低,品質下降。為滿足大白菜生長對營養(yǎng)元素的需求,應根據(jù)目標產量計算吸肥量、土壤肥力、肥料種類及肥料利用率等,進行綜合分析后確定合理的施肥指標。施肥種類應是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施用。有機肥和磷肥主要作基肥施入,無機肥和部分速效有機肥用作追肥。追肥占總施肥量的1/3,分3-4次施用,重點施肥期在蓮座末期至結球初期。 999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大白菜葉片多,葉面角質層薄,水分蒸騰量很大。在營養(yǎng)生長時期,土壤水分以維持田間持水量的80-90%為宜,低于70%時,對產量和品質均發(fā)生不良影響。當長期在95%以上高濕條件下,病害重或貯藏期限間易脫幫。空氣相對濕度以65-80%為宜。過高、過低均對生長、結球不利。發(fā)芽期和幼苗期需水量較少,但種子發(fā)芽出土需有充足水分;幼苗期根系弱而淺,天氣干旱應及時澆水,保持地面濕潤,以利幼苗吸收水分,防止地表溫度過高灼傷根系。蓮座期需水較多,掌握地面見干見濕,對蓮座葉生長既促又控。結球期需水量最多,應適時澆水。結球后期則需控制澆水,以利貯藏。大白菜在10以下生長緩慢,5以下生長停頓,短0--2受凍尚可恢復,長恢復,長時間-4--5℃受凍后則不能恢復,應在受凍溫度來臨前及時收獲。 采種:為防止品種混雜退化,應進行種株選擇和搞好隔離采種。 采用空間隔離法繁殖原種時,其采種田應與其他品種和靶薹屬中染色體基數(shù)x=10的栽培種(如蕪菁、白菜、油菜等),至少相距2000米以上;生產用種田相隔距離至1000米以上。主要采種方法有三種:①成株采種法:秋季在生產田中選留優(yōu)良植株作咱株,冬前收獲、窖藏,翌春定植前30-40天“切菜頭”處理,土壤解凍后10厘米地溫穩(wěn)定在5℃以上時,定植于采咱田。返青期需水較少,應多次中耕保墑,提高地溫促進發(fā)根。花期需水較多,始花期應追肥、澆水。結果期可適當減少澆水次數(shù),促使種子成熟。此法便于選種和保持良好種性,一般在繁育品種的原種時采用。②半成株采種法:秋季適當晚播,種株在越冬時僅有10-20片蓮座葉或松散葉球,經(jīng)冬季貯藏后,翌春定植于采種田(管理同成株采種法)。此法種株長勢較強,種子產量較高。缺點是未經(jīng)結球期,無法嚴格選留種株,難以保證種子純度。繁殖生產用種或抗病性弱的品種繁育原種時多采用此法。③小株采種法:早春直播采種,或用冷床育苗,于6-7片葉定植采種。方法簡便,成本低,產量較高,但須有純度好的種子作原種,才能用紫法繁育生產用種。配制雜種一代多用此法。(記者 佚名) 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郁閉密植蘋果園的改造 下一篇:圓蔥高產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