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球莖茴香高產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1:19 |
近年,球莖茴香生產發展較快,通過試驗、示范、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997年球莖茴香開始引進試驗、示范種植;畝產球莖茴香1500kg,產值7500元,純效益6000余元。至2003年推廣面積已達1000余畝。年平均畝產值4500元,純收益3000余元。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 生物學特性 球莖茴香喜冷涼的氣候條件,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16~23℃,生長適宜溫度15~20℃,超過28℃則生長不良。有明顯的春化過程,需要4℃以下低溫才能通過春化、分化發芽,春化后在長日照條件和較高的溫度下,才能抽薹、開花、結果。對光照強度要求不太嚴格,但其生長階段喜光怕陰,陽光充足有利于植株生長、養分積累和球莖膨大。在生長盛期,需充足的水分,空氣相對濕度以60%~70%為宜,土壤最大持水量以80%為宜。土壤以中性壤土或粘壤土為佳,pH5~7為宜,生長初期和后期需要較多的有機肥和氮肥。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栽培季節 在嚴格按照無公害產地環境條件選擇生產基地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栽培季節。球莖茴香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春、夏采用保護地育苗,露地栽培;早春、深秋及冬季采取保護地栽培。沛縣主要采取深秋保護地栽培方式。 3.2 播種育苗 7月底至8月初播種,用種量50~70g/667平方米,營養塊或育苗缽結合用黑色遮陽網覆蓋育苗,防止高溫、暴雨并縮短日照時數。播種時間不宜過早,否則即使采用遮陽網覆蓋育苗,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抽薹現象。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3 做垅和定植 小苗40天左右、5~6片葉時定植。定植前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4~5立方米、磷肥50kg、鉀肥10kg,深翻后做成連垅溝在內寬120cm、高15cm的垅,雙行定植,行距50cm,株距22~25cm,畝植苗4000株。擺苗時要注意莖葉伸展與垅溝同向,防止行間莖葉交叉,利于管理和通風透光、減輕病害發生。 3.4 肥水管理 按照無公害施肥標準,以有機肥為主,適當搭配速效氮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一般要追施3次肥。第1次在緩苗后,以氮肥為主,以后每隔30天左右追1次,全生長期約需氮肥30~40kg、鉀肥20kg,最好用有機沖施肥代替化肥。葉柄膨大期需水量大,土壤見干要及時灌水,生育后期要適當保持土壤干燥。雨季要注意排除積水。 3.5 病蟲害防治 采用無公害防治方法,運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藥劑,定時進行防抬,每種藥劑在全生長期內只使用1次,將農藥殘留標準降至國家規定的指標以下。從定植至10月上旬重點防治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等,一般防治2~3次。可采用吡蟲啉、萊蛾寶、米螨防治。10月中旬~12月中旬,主要防治菌核病和灰霉病,可用速克靈、撲海茵防治1~2次,同時加強田間管理,保持適宜的溫、濕度。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6 采收上市 球莖茴香全生育期需150~170天,定植后90天,部分單球重達0.5kg,可根據市場行情陸續采收,也可在春節前1次性采收,如果溫度過低,可適當采取保溫措施。 3.7 幾點經驗 3.7.1 莖開始膨大前適當進行蹲苗,可促進球莖的迅速發育膨大。 3.7.2 由于球莖茴香喜冷涼氣候,因此,實行中、低溫管理是提高產量和品質的關鍵。 3.7.3 密度不宜過大,否則,將造成田間郁閉,影響球莖膨大。 3.7.4 及時采收、防止開裂、腐爛。后期開裂、腐爛,主要原因是澆水過多,土壤含水量高,棚內晝夜溫度高造成球莖過度膨大,采收不及時。(記者 佚名)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夏季怎樣種好香菜? 下一篇:大豆高產“四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