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魁楊梅的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3 10:29 |
東魁楊梅是國內楊梅之最,是目前推廣的楊梅良種。由于適應性廣、抗病率強、豐產優質、果形大、果色艷麗、甜酸可口、風味甚佳,深受歡迎,各地發展迅速。但由于各地對東魁楊梅栽植經驗不足,致使成活率不高,生長緩慢,結果遲,難豐產,存在著大小年結果現象。為了充分發揮品種優勢,提高成活率,促使其早結果、早豐產。本人根據多年來的試驗觀察和栽培經驗調查,在栽培管理上必須掌握以下幾個要點。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4 培土施肥 楊梅根系較淺,土壤易被雨水沖刷,管理上常結合施肥進行培土、覆草,施肥方法采用逐年挖穴深施,少量多餐施肥法,以有機肥為主,其次鉀肥,控制磷肥,培養地力,促進根系生長。欄肥、餅肥、焦泥灰是楊梅的特效肥料,多施這一類肥料,幼樹果園可促使幼樹快速生長,投產果園能使楊梅結果多、果形大、含糖量高、風味好,確保穩產高產。 5 整形修剪 東魁楊梅的自然樹形是圓頭形或扁圓形。為了達到速生豐產優質,管理方便。前期以促為主,使其提早形成樹冠;當樹冠形成后,要有效地控制生長,促進形成花芽;結果后,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達到內外上下立體結果,連年豐產。幼樹一般培養一干3主枝自然開心形樹冠。定植后在主干高30~40cm處短截,以后選留3~4個生長壯實,方位分布均勻的枝條為主枝,并在各主枝上分別培養2~3個副主枝,使其分布合理,層次清楚。過長枝要摘心或斷枝,密集細弱和過旺的分枝要適當疏刪,在3~4年內基本形成樹冠骨架。進入結果后,宜輕剪長放,以疏刪為主,緩和樹勢,開張側枝。留枝上部宜稀,下部宜密,達到立體結果。修剪以春季2月份為主,夏季(結合采果后)為輔。剪除病蟲枝、枯枝、衰弱枝,疏刪密生枝,回縮更新下垂、衰弱的結果枝群。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6 控梢促花 由于東魁楊梅幼樹生長旺,不易形成花芽,投產較遲,為此當樹冠高達2.0~2.5m時,應采用控梢的方法,促進形成花芽,達到早結果且豐產。一般可采用拉枝,開張樹冠,緩和樹勢,或在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選用土施多效唑控梢促花,效果明顯,用量按樹冠投影面積每平方米施多效唑純量0.6~0.8g,方法先松土,后按所需用量拌細土或摻水,均勻地撒布在樹盤土中,或在7~9月間,夏梢、秋梢生長長度1.0cm時采用樹冠噴施15%多效唑300~500倍液,抑制夏梢生長,促進花芽形成。 7 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是控制楊梅大小年結果,提高果品質量的一個重要技術措施。 7.1 疏花 一是結合春季修剪,疏除多余的花枝,尤其是細弱花枝;二是為多花大年樹在花期可用楊梅疏花劑-“疏5”200倍液進行噴灑。 7.2 疏果 謝花后20天左右。根據樹體掛果量,進行合理疏果,疏除密生果、畸形果、病蟲果及小果,一般進行2~3次,于果實膨大前期完成。 8 適時采收 東魁楊梅具有采前不易落果和果實成熟期繼續增大的特性,因此采收宜實行分批近完熟采收,提高品質。同時,果實宜輕摘輕放,勿壓勿傾倒,分級淺裝,便于運銷,提高果實的商品性。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9 病蟲害防治 楊梅病蟲害較少。主要病蟲害有:柏牡蠣蚧、長白蚧、卷葉蛾、避債蟲、白蟻及褐斑病、癌腫病等。應按照各地的病蟲危害發生情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 作者單位:浙江省大麥嶼開發區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冬瓜日光溫室冬茬栽培技術 下一篇:尖椒高產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