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少)耕機條播(擴行)麥技術 免(少)耕擴行機條播麥技術,結合了免(少)耕種麥技術和精播、半精播技術的優勢,有較高的生產效率,一次作業可完成滅茬、開槽、播種、覆土、鎮壓等五道工序,省工省本,有利于省種和培育早發壯苗;擴行條播也有利于光能的合理利用,培育壯稈大穗,提高群體質量,實現高產更高產。 1.播前準備 一是齊泥收割、削高墊平。在前茬收獲時,秸稈越低越好,最高不超過3厘米,墊平田中低洼的地方,使田面平整;二是化學除草。播前2天在田面上噴灑綠麥隆、異丙隆等防除看麥娘等禾本科雜草;三是施足基肥。播前將氮肥及磷、鉀肥均勻撒施于土表,施后隨即進行機條播,便于把肥料拌和入土,減少揮發。 2.適期早播 免(少)耕機條播與常規耕翻播種相比,由于它的出苗期可提前1~2天,故其適期可適當推遲2天。一般淮北地區的最佳播種期應在10月上中旬,江淮之間在10月下旬,蘇南太湖地區在10月25日至11月5日。稀播田塊叮適當提前播種: 3.合理播量 由于出苗率一般可達80%左右,比耕翻麥高10%左右,所以同等條件下每畝可降低播種量1~1.5公斤。一般精量每畝播4~6公斤。半精量每畝播6~9公斤。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4.精細播種 一般選用江南2BG-6A型條播機,適期早播的高產田塊調整排種孔裝置,由常規每幅6行改為5行;播種時根據土壤墑情調節深度,土壤偏旱深度為3~5厘米,墑情好控制在2~3厘米;中速行駛,確保落籽均勻,來回兩趟之間接頭要吻合,避免重播或拉大行距,避免田中停機形成堆籽;田塊兩頭先留空幅,便于機身轉彎,最后橫條播補種兩頭空幅,對于機器播不到的死角等處要人工補種或出苗后移密補稀。 5.大田管理 同常規。 二、小麥精量播種技術 1.培肥地力 施足底肥,氮、磷、鉀配合,重施磷肥,補充微肥,有條件的地方重施有機肥。試驗表明,精播麥田一般要求土壤地力達到有機質1.22%以上,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鉀分別達到0.084%、47.5×10E-6、29.8×10E-6、91×104濃度左右。同時要提高整地質量,適當加深耕層,地面平整,無明暗坷垃。 2.選用良種 選單株生產力高、抗倒伏、大穗大粒、株型緊湊、光合能力強、經濟效益高、早熟、落黃好、抗病抗逆性好的品種。 3.適期早播 淮北麥區的冬性、半冬性品種在10月初開始播種,至10月15日結束,偏春性品種在10月15日左右開始播種,至霜降結束。淮南的蘇中麥區春性品種在10月20日開始播種,至10月底前結束;淮南的丘陵麥區春性品種在 10月25日開始播種,至11月初結束。蘇南的太湖麥區春性品種在10月25日左右開始播種,至11月5日前結束。超稀播田塊可適當提前播種。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4.合理播量 每畝播量4~7公斤,基本苗達每畝6萬~14萬,淮北麥區基本苗掌握在6萬~10萬,是預期穗數的1/5;蘇中麥區8萬~12萬,是預期穗數的1/3;蘇南麥區10萬~14萬,是預期穗數的2/5。一般播量按照斤種萬苗計算,播種采用擴行條播,堅持足墑播種,確保播深一致。 5.培育壯苗 一是藥劑拌種,用矮苗壯、多效唑、矮壯素、壯豐安等拌種能促根增蘗,用立克秀、紋霉凈、辛硫磷等拌種能防治病蟲害,要注意拌種藥劑量不能過大,并現拌現播,否則會抑制胚芽鞘出土,影響分蘗優勢;二是加強對旺長苗的鎮壓和對冬春麥苗的覆蓋工作。鎮壓要掌握在晴暖天氣、重壓旺苗,控蘗促根,控旺促壯,減輕凍害。稻草、有機肥、溝泥等覆蓋麥苗,可以起到培肥、增溫、防凍、護蘗、除草、壯苗等作用。 6.高效施肥 注意盡量不施目前大面積生產上常施的臘氮肥和返青氮肥,以減少無效分蘗和無效生長。淮北畝產500公斤目標產量每畝需施純氮22公斤左右,淮南400公斤目標產量需施純氮18公斤左右,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施用比例大致為1:0.5:0.6。氮肥基(苗)肥和追肥比例控制在5:5左右,追肥中平衡接力肥占10%左石,拔節孕穗肥可分兩次施用,其中拔節肥(倒3葉期)占25%左右,劍葉(保花)肥占10%。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7.溝系配套、病蟲草害防治、生化制劑調節等管理措施同常規。(記者 佚名)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