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毛茛切花栽培技術(圖)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8-02 22:40 |
花毛茛(Ranunculusasisticus)又名波斯毛茛、芹菜花,昆明地區(qū)俗稱“洋牡丹”,是毛茛科花毛茛屬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花毛茛原產于地中海沿岸,法國、以色列等歐洲國家已廣泛種植,目前世界各國均有栽培。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對切花品種引種栽培,較適宜昆明地區(qū)冬春季促成栽培,其花色鮮艷豐富,產量高,深受消費者喜愛,種植面積在逐年增加。 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中國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3.3低溫春化及催芽 為促進種球萌芽進行低溫處理,溫度1℃~3℃,時間2周。種球從冷庫中取出后,擺放在13℃~15℃,6~8d后可萌芽整齊。優(yōu)質切花種球萌芽后芽點粗壯,根系豐富、無病斑,根芽無腐爛,芽體無病變。 4定植及田間管理 4.1定植 種球萌芽1cm~2cm時進行種植,要求土壤濕潤。6cm~7cm的種球,株行距30cm×25cm為宜。種植后蓋細土,覆土厚度根據(jù)芽的長度適當調整,以芽露出土面為準,種植過深會影響切花產量,澆透水。種植時避免在中午高溫強光時進行,防止根芽失水。 4.2田間管理 花毛茛喜水怕澇,種植前期及時補充水分,適當遮蔭;高溫季節(jié)少量多次澆水,一般在早晨澆水。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夜溫5℃~10℃、晝溫15℃~25℃。花毛茛為相對長日照植物,高溫強光易引起葉片發(fā)黃,減少花枝萌發(fā);低溫和短日照促進花枝萌發(fā),有利于提高產量和切花品質。不同地區(qū)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加溫或遮蔭降溫。花毛茛需肥量大,植株長至5~6片真葉時開始第一次施肥,N:P:K比例為15:10:30,復合肥10~12Kg/畝,營養(yǎng)生長期每20d施肥一次;現(xiàn)蕾前期增加K肥的用量,營養(yǎng)生長旺盛期適當補充1~2次葉面肥;產花末期施肥一次促進種球營養(yǎng)體生長。花毛茛種植期間,保持通風,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和廢花,病蟲發(fā)生前期及時噴灑藥劑進行防治。部分品種花枝較長,可采用20cm×20cm的花網(wǎng)防止花枝倒伏。 999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5病蟲害防治 5.1病害 花毛茛主要病害有灰霉病,霜霉病。灰霉病發(fā)生較為普遍,主要危害植株莖、葉,靠近地面的莖葉呈水漬狀,變色腐爛至枯死,嚴重時整株黃化、枯死。此病在9~10月和1~2月份發(fā)生最多,種植過密、通風不良、澆水方式,高溫高濕等多種因素會加快病菌的發(fā)生和蔓延。藥劑防治在發(fā)病初期,噴施75%百菌清、64%殺毒礬,或65%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液,每隔8~12d噴施一次。對感病植株需要拔出并集中銷毀。 5.2蟲害 危害花毛茛的害蟲有斑潛蠅、白粉虱、薊馬。以斑潛蠅發(fā)生較為普遍,危害時期為8~11月和2~4月,白粉虱危害在8~10月和2~4月,薊馬危害發(fā)生在盛花期3~4月。防治可采用黃板粘滅和藥劑殺滅,發(fā)生初期噴施愛福丁、阿維菌素、氯氰聚酯、二嗪磷800~1000倍液,噴施藥劑盡量在早晨或傍晚進行,同時清除田間雜草和開放的花朵。 6切花采收 花毛茛切花采收以清晨為宜,采后立即放入清水中吸水。采收成熟度要求外部花瓣完全顯色但不開放時采收,提前或延遲采收對切花觀賞價值都有一定的影響。防止基部感病種球腐爛,枝剪采切須保留地面以上2cm左右的莖桿。包扎時淘汰花苞畸形及帶有病蟲斑的花枝,根據(jù)長度、粗度,花苞大小等因子進行分級。將分級好的切花10枝捆綁成一扎,每扎花枝長度相差不超過1cm,用保鮮袋包好插入水桶中,采收包扎在1h內完成。 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記者 佚名) 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
上一篇:提高行道樹的成活率及生長勢 下一篇:屋頂花卉的栽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