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薪茹是近年人工栽培的優良食用菌,被譽為“中華茹王”。其柄松脆,味香甜,高產且易栽培,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在日本、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超級市場,每公斤干品價值高達100美元。 1、栽培季節 茶薪菌絲生長溫度10-35℃,最適溫度22-27℃;子實體形成生長溫度16-32℃,最適濕度20-28℃。科學安排春季秋季栽培季節,具體掌握好“兩條杠桿”;一是接種后40-50天內,當地氣溫不超過32℃;二是從接種日起,往后推60天即進入出茹期,要求當地氣溫在15-30℃之間。 2、原料配方 配方1:木屑72%、麥麩25%、石膏1%、糖1%、過磷酸鈣0.5%、石灰0.5%;配方2:棉籽殼78%、麥麩20%、石膏1%、糖0.5%、石灰0.5%;配方3:木屑38%、稻草粉(玉米芯)37%、麥麩23%、石膏1%、過磷酸鈣0.5%、石灰0.5%。 3、菌袋制作 采用規格17×33×0.05厘米的聚丙烯袋裝料。原料混合拌勻,含水量60%-62%,PH值6-6.5。培養料填入袋高18厘米(每袋約裝干料450克)后,套上頸圈,塞上棉塞。常壓滅菌100℃保持10-12小時,滅菌結束冷卻到30℃以下,在接種箱或接種室內操作接種。每瓶原種擴接25-30袋,然后置于陰涼、干燥、清潔通風的培養室,菌絲長滿袋通常需要40-50天。 4、出茹管理 當菌絲長滿料,從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料面分泌黃水。呈現褐色斑塊、接著長出小茹蕾時,要及時開袋,拉直袋口,地上澆水,保持栽培室空間濕度為85%-95%,并給予一定散射光和通風換氣。經過10-15天管理,子實體八分成熟時即可采收。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5、采收 從茹蕾到采收,一般需要5-7天。當菌蓋呈半球形,菌環尚未脫離菌蓋時就要采收。采收二潮茹后料已偏干,每袋注水40毫克左右,使基料水份滿足出茹要求,一般可采收3-4次,每袋可收干茹40-45克。 6、加工 用剪刀剪去茶薪茹根部雜物即可上市鮮銷,或用脫水機脫水烘干,分級包裝,目前我國多以干品出口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