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哪些因素確定施肥量?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9 16:42 |
(1)、氣候、土壤因素:降水量少的地區,土壤含氮、磷少,含鉀較多,施肥應以氮、磷為主,鉀肥少用或不用。降水多的地區,土壤中氮、磷、鉀都比較少,施肥時三要素都應多一些。酸性土壤中磷和鉀都較少應增加磷、鉀肥。 (2)、樹種特性:不同樹種對氮、磷、鉀的需要量不同,闊葉樹苗木對氮的吸收量最多,鉀次之,磷最少。但針葉樹苗木對氮、磷都較敏感,尤其對磷更為敏感。有根瘤菌的樹種如槐樹、沙棘等能從大氣中固氮,因此氮的施用量可適當減少,而磷應適當增加。在幼苗期更需要磷,因為磷有利于根瘤菌的繁殖。 (3)、苗木年齡:苗木越大需肥量越大。如二年生苗比一年生苗需肥量成倍增長;苗木的重量越大,需肥量也越多。因此,為了提高苗木的質量和產量,要逐漸加大施肥量。 (4)、前茬和前肥的因素: 前茬種綠肥作物的休閑地比育苗地的肥力高。培育豆科苗木的茬地,含氮量比非豆科樹種的茬地多,豆科樹種消耗磷較多。上一年施用廄肥或堆肥等有機肥料多的土壤,肥料有后勁。 (5)、肥料元素的利用率:各種肥料元素的利用率不同。無機肥料中的氮肥利用率為40%—60%,通常按50%計算,磷肥利用率為10%—25%,鉀肥的利用率為50%。堆肥氮的利用率為20%—30%,磷10%—15%,鉀40%—45%。 |
上一篇:氮、磷、鉀混合施用對苗木生長的影響? 下一篇:氮磷鉀肥如何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