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的習性和地域分布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9 16:42 |
樟子松的習性和地域分布 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大興安嶺北部(北緯50o以北),西起莫爾道戈、金河、根河,東到新林、呼瑪線以北有連續成片分布,以南伊圖里河、免渡河、阿爾山等地有呈帶狀或塊狀分布的純林,有與興安落葉構成以樟子松為主的混交林。多生長在海拔高 300 - 900 米 的向陽陡坡或陽坡。在呼倫貝爾盟草原起伏的沙丘還生長著良好的天然樟子松林。由海拉爾往南從錫尼河開始,沿伊敏河經紅花爾基,罕達蓋至中蒙邊界的哈拉河附近,有一條斷斷續續的樟子松林帶,在海拉爾市的西山沙丘上殘留有小片松林。天然林通常在沙土和山地石礫土上形成純林。此外河北,陜西榆林,內蒙古,新疆等地引種栽培,生長尚稱良好。 樟子松耐寒性強,能忍受 -40 — -50 ℃ 低溫,旱生,不苛求土壤水分。樹冠稀疏,針葉稀少,短小,針葉表皮層角質化,有較厚的肉質部分,氣孔著生在葉褶皺的凹陷處,干的表皮及下表皮都很厚,可減少地上部分的蒸騰。同時在干燥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樟子松是陽性樹種,樹冠稀疏,針葉多集中在樹的表面,在林內缺少側方光照時樹干天然整枝快,孤立或側方光照充足時,側枝及針葉繁茂,幼樹在樹冠下生長不良。樟子松適應性強。在養分貧瘠的風沙土上及土層很薄的山地石礫土上均能生長良好。在章古臺沙地上曾先后栽植針闊葉樹種 30 余種,唯樟子松能適應沙地不同部位環境條件,即使在條件最差的丘頂也能生長。此外,在榆林,伊克昭盟等地區沙地上也生長良好。過度水濕或積水地方,對其生長不利,喜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在黑龍江林科院肇東實驗林場薄層碳酸鹽草甸黑鈣土上 pH7.6 — 7.8 總含鹽量 0.08% ,生長發育良好, pH 值超過 8 ,含碳酸氫納超過 0.1 即有不良影響。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樟子松抗逆性強。據調查 10 年生油松曾受到松針銹病的危害,而相鄰的樟子松受害較輕;對松梢螟危害與油松相比亦有較強的抵抗力;遼寧南部地區,赤松、油松均遭松干蚧危害,唯獨樟子松未發現受害。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樟子松壽命長,一般年齡達 150 — 200 年,有的多達 250 年,在章古臺的條件下, 5 齡以前的生長緩慢, 6 — 7 年以后即可進入高生長旺盛期(每年高生長量 30 — 40 厘米),如人工固沙區 21 年生樟子松平均高達 8.6 米 ,胸徑 14.8 厘米,最高 10.4 米 ,胸徑 25 厘米。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樟子松的形態特征 下一篇:樟子松幼苗的生長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