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果蕨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1 23:49 |
1.莢果蕨對溫度適應性較強,分布于北緯22o-52o之間,對日照長短不敏感,但對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要求較高,因此,多分布林下、山溪兩側和濕潤的溝谷中,干旱地區無莢果蕨分布。光照強度和土壤對莢果蕨的生長發育影響較大,通過調查發現,蓋度與營養葉和孢子葉的生長發育高度相關,在一定范圍內隨著蓋度增加,營養葉和孢子葉的數目減少,營養葉和孢子葉的比值增加。基質為暗棕壤的條件,長勢較好,生物量積累較大。總之,喜濕潤、耐陰、耐寒、喜溫暖、喜腐殖質及含水量較高的中性土壤。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繁殖方法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1)孢子繁殖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A.孢子采集:9月中下旬當莢果蕨的孢子葉由暗綠色轉變為黃棕色時,選取長勢健壯的植株,采取孢子葉,陰干后碾碎,篩出孢子囊,貯存在溫度0-5℃的冰箱內,播種前用無菌水充分沖洗,展于無菌紙上,等孢子囊干后,自行開裂,彈出成熟的孢子。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B.培養基配制:用草炭土、暗棕壤、河沙,按5份:3份:2份比例混合,拌勻,過篩制成混合土。將洗凈的粗河沙, 石頭,播種容器和混合土分別蒸汽滅菌半個小時。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C.播種:先用瓦片蓋上播種容器的底孔,放進小石子,粗河沙約占容器的1/3,再加混合土,用木板刮平,壓實蓋上玻璃板待用。播種前把裝滿混合土的容器,浸在水里使培養土充分濕潤,取出,將孢子均勻撒在培養土上,播種后再浸放在淺水里,第二天取出,將播種容器移到溫暖、空氣濕度達到80%以上的溫室,每天光照4個小時以上,溫度控制在20℃左右,孢子3天就開始萌發,播后10天形成原葉體,71天形成孢子體。孢子體達到3片-4片真葉進行第一次移盆。孢子苗具有葉4片以上,植株高達4厘米-5厘米時進行第二次移栽。將根系帶土的孢子苗移栽到圃地里,移栽后覆蓋塑料棚并定期澆水。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營養體繁殖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營養體繁殖,又叫分株繁殖,即在母株周圍,由根莖生出較多的幼苗,通常在春秋兩季進行分株,秋季于9月份,春季于4月上中旬葉簇開始生長時期,選根莖發達、健壯的植株,將蕨苗連根帶土挖起,保持根莖完整,或同時將母株挖出,根據母株根莖大小縱切成若干塊,但需帶根帶葉才易成活,隨起苗隨栽。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各40厘米挖穴,每穴栽l株,覆土后壓實,以增加根莖與土壤的接觸,然后澆水。緩苗3~5天即成活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3.栽培管理 莢果蕨適應性強,耐寒耐早,在北方既可露地栽培,又可盆栽觀賞。 盆栽時用3份壤土和1~2份腐葉土混合,并可摻入部分粗沙以利于排水透氣。盆土不宜過濕,一般每2~3天澆水一次即可,但應注意葉面噴水。春季及初夏是生長旺季,應加強肥水管理。冬季如移入溫室,保持8~10℃以上,可常綠。地栽對土壤要求不嚴,管理可粗放,適植于疏林下。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水對蕨類的栽培很重要,滿足蕨類的土壤用水和空氣濕度的要求,原則是少澆水,看苗情,看氣溫澆水,土壤不干不澆水,經常對葉面噴水,清洗葉面的尖埃,保持葉面的清潔和濕度。經常鋤草、鏟趟,進行正常的生產管理。 苗木網,999miaomu.com 1.松土除草:栽苗生長后應及時松土除草,使土壤疏松,最好在土表層鋪一層鋸末,既保濕又減少生草。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狗脊栽培技術 下一篇:番紅花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