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高清视频,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免费看一级毛片,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歡迎光臨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加入本站請聯系QQ 419282757 聯系電話13599900626
999中國苗木網苗木供應信息:聯系時請說明是在(999苗木網)上看到的苗木信息

花卉化學誘變育種及其應用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1 13:16

  摘  要:通過綜述化學誘變育種發展歷程、誘變劑種類、誘變機理、育種特點及應用等五方面的內容,闡述了國內外花卉化學誘變育種五方面的應用概況,指出了花卉化學誘變育種存在五方面的問題,同時展望了七方面的利用優勢
  
  關鍵詞:花卉;化學誘變育種;誘變劑;應用
  
  花卉化學誘變育種是人工利用化學誘變劑誘發花卉產生遺傳變異,再通過多世代對突變體進行選擇和鑒定,培育成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花卉新品種的技術,通過此技術運用可達到培育新品種的目的。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1  化學誘變育種簡述
  
  1.1  化學誘變育種的發展歷程
化學誘變育種始于20世紀初。1943年Ochlkers用脲烷處理月見草以后,化學藥劑的誘變作用得到了肯定。Gustafsson等于1948年用芥子氣處理大麥獲得突變體,開創了化學誘變在農作物育種上應用的先河。50年代的研究較為廣泛并逐漸取得成果,此后農作物化學誘變育種在世界各國得以推廣。到1990年為止,利用化學誘變育種育成的新品種(系)有106個,約占誘變育成品種(系)的70%,以禾谷類居多,其中大麥15個,水稻12個,小麥9個,玉米7個[1]。
  
  我國化學誘變育種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后期,經過40年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誘變育成的品種數量和種植面積居世界首位。據不完全統計,至1994年底,我國已在40多種植物上育成了430多個優良突變品種,年種植面積900萬hm2 以上,增產糧棉、油50億公斤,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
  
  1.2  化學誘變劑種類
化學誘變劑早年常用芥子氣,到現在新的誘變劑不斷被發現和應用,約300多種,有特殊誘變效果的30余種,主要有下列幾類[3]:
  
  1.2.1  烷化劑類:如甲基磺酸乙脂(EMS)、乙基磺酸乙脂(EES)、甲基磺酸甲脂(MMS)、丙基磺酸丙脂(PPS)、甲基磺酸丙脂(PMS)等。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1.2.2核酸堿基類似物:5-溴尿嘧啶(5-BU)、5-溴去氧尿嘧啶核苷(5-BUdR),8-氮鳥嘌呤、咖啡堿、馬來酰肼等。
  
  1.2.3 吖啶類(嵌入劑):吖啶橙、二氨基吖啶、人工合成ICR化合物。
  
  1.2.4 無機類化合物:H2O2、LiCl、亞硝酸、MnCl2、CuSO4等。
  
  1.2.5 簡單有機類化合物:抗生素、絲裂霉素、重氮絲氨酸、中性紅、甲醛、乳酸等。
  
  1.2.6 異種DNA:嘌呤及其衍生物等。
  
  1.2.7  生物堿:石蒜堿、秋水仙堿、喜樹堿、長春花堿等。
  
  1.3  化學誘變機理
  
  1.3.1 堿基與突變
  
  DNA結構中有4種堿基,即腺嘌呤、鳥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一般腺嘌呤與胸腺嘧啶配對,鳥嘌呤與胞嘧啶配對。如堿基系列中一個堿基被另一個堿基對所代替,叫做堿基替換,以嘌呤替代嘌呤或嘧啶替代嘧啶的替換過程稱替換。如嘌呤替代嘧啶或嘧啶替代嘌呤稱顛換。堿基替換過程中只改變替換堿基的那個密碼子,也就是說每一次堿基替換只改變一個密碼子,不會涉及到其它密碼子。如在堿基系列中插入一個新的堿基或在堿基系列中丟失一個堿基,造成后面的整個DAN上的密碼子都被改變稱移碼突變[3]。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一般來說,單個植株發生突變的頻率介于千分之一至萬分之一之間。單個基因則介于十萬分之一至百萬分之一之間,然而人工誘變可使自然突變提高千倍以上,從而使人們定向地創造和篩選變異成為可能[2]。
  
  1.3.2  堿基類似物的誘變機制
  
  堿基類似物是一些非標準的核酸堿基,它們的分子結構與天然堿基非常相似,它可在DAN復制中替代天然堿基,引起配對錯誤,從而由一種堿基對替換另一種堿基對。如2—氨基嘌呤(2AP),它主要置換腺嘌呤,從而引起A-T到G-C的轉換。
  
  1.3.3  化學物質誘變機制
  
  一些烷化基、亞硝酸鹽及羥胺都能改變核酸中的核苷酸的化學結構,導致堿基的替換。
  
  1.3.3.1  亞硝酸具有氧化脫氨的作用,它能使腺嘌呤脫去氨基成為次黃嘌呤。次黃嘌呤不能與胸腺嘧啶配對,卻能與胞嘧啶配對,這樣受亞硝酸處理的DNA分子中就具有次黃嘌呤,經過DNA復制,使原來的A-T對轉換成G-C對。
  
  1.3.3.2  烷化基能使DNA分子中的堿基烷基化,導致配對時出現誤差,產生堿基替換。如甲基磺酸乙脂(EMS)主要與鳥嘌呤作用,嘌呤環的N-7上接上烷基,造成G-C向A-T的轉換或T-A向C-G的顛換。
  
  1.3.3.3  羥胺(HA):是一種還原劑,作用胞嘧啶上,使它的氨基變成醇基,不再與鳥嘌呤配對,因此在DNA復制時,能將G-C對轉換成A-T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1.3.4  嵌入劑:是一類能引起移碼突變的化合物,常用的有吖啶橙、二氨基吖啶(原黃素和吖啶黃素等吖啶衍生物)。它們都是扁平的三環化合物,大小和嘌呤-嘧啶對大致相等,它能結合到DNA上,并插入鄰近的堿基之間,使DNA骨架變形,導致染色體配對交換過程中不等價交換,形成兩個重組分子,一個多一個堿基對,另一個少一個堿基對,造成識別和閱讀錯誤產生移碼突變。吖啶類物質誘發的移碼突變只能由吖啶劑誘發回復[3]。
  
  1.3.5關于控制遺傳可能性。目前已知突變對所研究的作物的作用同下述遺傳背景有關:不同基因復制的非同步性與某些誘變劑作用先于DNA合成;病毒及游離體的相互作用與染色體某些部位有關;在控制因子作用下的基因變異的特異性與副突變;特殊的抗突變系統;基因易位、抑制某些基因的機能與操縱子;二倍體及單倍體選擇等等[4-5]。
  
  1.4 化學誘變育種的特點[3]
  
  1.4.1 操作方法簡便易行。與輻射誘變相比價格低廉,不需昂貴的X光機或γ射線源,只要有足夠的供試材料,便可大規模進行,并可重復試驗。
  
  1.4.2 專一性強。特定的化學藥劑,僅對某個堿基或幾個堿基有作用,因此可改變某品種單一不良性狀,而保持其它優良性狀不變。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1.4.3化學誘變劑可提高突變頻率,擴大突變范圍:化學誘變可誘變出自然界往往沒有或很少出現的新類型,這就為人工選育新品種提高了豐富的原始材料。
  
  1.4.4 化學誘變劑是靠其化學特性與遺傳物質發生一系列生化反應造成的,多基因點突變,且有遲發效應,在誘變當代往往不表現,在誘導植物的后代,才表現出性狀的改變。因此,至少需要經過兩代的培育、選擇,才能獲得性狀穩定的新品種。
  
  1.4.5 誘變后代的穩定過程較短,可縮短育種年限:經過化學誘變劑處理后,用種子繁殖的一二年生草花,一般F3代就可穩定,經3~6代即可培育出新品種。天然異花授粉或常異交植物,應注意防止種間或品種間天然雜交引起后代分離。對木本、宿根花卉和能用無性繁殖的植物,應采用營養繁殖以保持其品種特性。
 
  2  化學誘變在花卉育種上的應用
  
  花卉的化學誘變育種主要是利用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的產生,從而產生新品種。多倍體花卉新品種往往具有植株粗壯、葉大、花器官增大、花色更嬌艷等特征,增加了花卉的觀賞價值和商業價值,這在百合、萱草、金魚草、馬蹄蓮、報春花等眾多花卉上均獲成功。
  
  2.1  國外花卉化學誘變育種研究及應用概況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到1937年,美國布勒克斯里(Blakeslee)與艾鳥芮(Avery)二人應用秋水仙堿處理植物的種子,一舉獲得了45%以上的同源多倍體。有用EMS2.5%誘導麝香石竹的花色突變,1978年美國人用EMS 4%處理紫薇一小時,獲得葉小而厚、花小、莖粗壯,抗白粉病耐干旱的突變體[3]。烏克蘭人用0.01%N—乙基—N—亞硝基脲處理夾竹桃植物,誘導出晚花,有特異花色的突變體,用0.02%N—乙基—N—亞硝基脲及氨基苯酸處理菊花,得到二株白色突變體,還實現了五個玫瑰品種的花色改變。Kashikar以二倍體矮牽牛的白花品系為材料,用甲烷乙磺酸鹽(EMS)和r射線處理,使其花色發生突變,從中選育新花色的矮牽牛品種[6]。Mazumder和Bhowmik用γ射線和EMS對紫花苞舌蘭(Spathoglottis Plicata)的原球莖進行處理獲得了8個葉綠素的突變體。在高濃度的激素作用下,萬代蘭屬花色發生變異,蕙蘭屬花瓣變厚,蝴蝶蘭屬整個植株發生變異[7]。Hansen等(1996)用125 nag/L秋水仙素處理五唇蘭(Doritis pulcherrima Lind1.)的原球莖,再生植株中有46%為四倍體。
  
  2.2  我國花卉化學誘變育種研究及應用概況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我國花卉的化學誘變育種起步晚,目前已培育出多倍體重瓣大巖桐[8]。武漢植物所通過染色體加倍誘導,已獲得一批荷花四倍體品系,用四倍體與二倍體雜交,又選出一批三倍體品系。這些荷花花瓣寬厚,花朵增大,色艷,開花時花朵不完全開放,別具姿色。現今菊花(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月季(Rosa hybrida)、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百日草(Zinnia elegans)、大麗花(Dahlia hybrida)等著名品種也幾乎都是多倍體 [9]。
  
  黃濟明(1983)在百合的誘導試驗中,得到的多倍體百合植株具有花大、粗壯、耐貯藏運輸等優點。張教方等(1990)在誘導金魚草(Antirrhinum majus L.)的研究中,結果表明,用濃度為0.3% ~0.5% 的秋水仙素溶液處理種子24 h的效果較好,同時四倍體的金魚草的花加大0.5~0.8倍,花瓣增厚、重瓣效果增強,可大大提高其觀賞性。岳樺等(1992)以0.05%的秋水仙素處理金魚草紅色品種48h誘變率為36%,誘變獲得的多倍體金魚草顯著增大,長平均增大25%,寬平均增大20.3%,雄蕊瓣化,重瓣效果顯著。1995年,杜仙明等利用二倍體矮腳白小白菜經秋水仙素誘變后,已初步育成四倍體品種。鄧國礎(1997)以春蘭(Cymbidium goeringii Rchb.f.)的圓球莖為材料,利用秋水仙素進行人工誘變處理,出現了植株變矮,葉片增寬、增厚等變異。林芬(1997)用秋水仙素對春蘭的原球莖處理,原球莖明顯增大,幼葉明顯變寬變厚。王鴻鶴等(1998)以重瓣大巖桐(Sinningia speciosa)葉片為外植體,經秋水仙素處理得到大量的多倍體植株。陳發棣(1999)利用秋水仙素對二倍體菊花腦[Dendranthema nankingens(Hand—Mazz)X.D.Cui]浸種誘導多倍體獲得四倍體菊花腦。牛維和等對君子蘭(Clivia Lind1.)種子進行誘變處理,用濃度0.25%的秋水仙素處理36h,所得到的多倍體誘變率為40% 。Chen等采用剝去生長點外幼葉后用秋水仙素溶液滴苗或涂抹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剝滴處理誘導變異頻率提高到52.6%,處理效果提高到30.4%;剝涂處理變異率提高到60%,處理效果提高到29.4% 。雷家軍(1999)采用組織培養并結合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的方法,成功地獲得珍貴野生資源五葉草莓(Fragaria pentaphyua A.Los.)的加倍植株。張興翠等(2000)報道了互葉白干層(Melaleuca leucadendra L.)快速繁殖方法及運用秋水仙素誘導處理培養多倍體的幾種途徑。

苗木網,999miaomu.com


  
  王俐等(2001)在組織培養條件下,對庫拉索蘆薈(Aloe vera L.)用秋水仙素進行染色體加倍的誘導處理,誘變率達50%,得到了葉片變厚、葉色變深、葉片變大的四倍體植株。隨著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作物可以通過組織培養再生植株,這使秋水仙素在離體組織水平上誘導細胞內染色體加倍成為可能。郭英等(2002)對小葉綠蘿(Epipremnum aureum)不定芽及愈傷組織用0.05%秋水仙素溶液浸泡法振蕩培養3天,長大的植株表現出莖、葉柄增粗,葉片增大變厚,多倍體誘導率為12.5% 。鄭思鄉等(2003)以0.1%~0.2%秋水仙素處理三色堇(Viola tricolor L.),以l2~36 h為佳,最高誘變頻率可達到26% 。張興翠(2003)等以濃度為0.1%的秋水仙堿溶液浸泡處理藥用百合叢生芽3 d效果最好,得到的變異芽75%為純合的四倍體。馬新才等(2003)用1.0%的秋水仙素處理虞美人(Papaver rhoeas L.)48h, 誘變率達55.0%,獲得大量的四倍體、八倍體。鄭思鄉,毛琪等(2004)在離體培養下利用秋水仙素誘導東方百合2n配子雜交后代多倍體,突變率50%,結果突變后代不但出現四倍體而且出現一定數量的三倍體和不穩定的非整倍體。鄭思鄉,章海龍等( 2004)用0.05% 的秋水仙素處理東方百合24 h的誘變效果最佳,誘變頻率高達50% 。 上海園林科研所直接剝下百合試管苗中的鱗片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處理后,加倍得到了“雨虹”(‘Rainlxmhybrid)和“粉完美”(‘Pink perfection’)兩個品系。李培旺等(2004)用0.25%秋水仙堿浸泡和共培養48 h以上均能誘導綠玉樹(Euphorbia tirucalli)產生大量的四倍體小苗。張興翠(2004)以濃度為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處理花葉綠蘿(Scindapsus aureus cv. Wilcoxii)24h效果最好,得到的變異芽7l% 為純合的四倍體。瞿素萍,熊麗等(2004)以0.05% 的秋水仙溶液處理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50h,變異率達21%[10-25] 。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  化學誘變育種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3.1 花卉化學誘變培育的新品種存在的問題[26],其一是幼苗期一些品種的生命力較弱,在條件差的地區難以直播,需創造生存環境條件才能獲得栽培成功;其二是開花后易感病、早衰,影響景觀效果;第三是宿根品種少,需每年種植。而草花育種不僅要求園藝性狀上求新求異,而且要求生活力強、抗性與耐性高,同時育種手段要求便于操作、效果好、成本低。因此,期望得到的品種與化學誘變技術的結合仍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
  
  3.2  化學誘變育種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必須考慮處理的安全性、誘變劑的穩定性及其不利代謝產物等[27]。除了要注意誘變劑本身的理化特性、處理材料的遺傳背景以及某些作用因素如劑量、溫度、濃度等外,還必須考慮誘變處理材料的選擇以及后代的鑒定與篩選等,因此,如何將化學誘變與其他育種手段及現代生物技術結合以增加突變頻率,提高育種效果,仍然是作物誘變育種工作的重要課題。
  
  3.3  化學誘變劑有遲效作用,即誘變能引起生物學損傷和染色體斷裂,但并不立即表現和斷開,而且存在殘留藥物的后效作用,在后代中引起的生物損傷大[1]。由于引起的突變范圍廣,后代選擇需要足夠大的群體;突變頻率尚不夠高,突變方向難以掌握,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后代突變體的鑒定工作量大;很多化誘劑毒性較大,具有殘留效應等都值得認真對待。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4  雖然也有一些化學誘變劑的毒性很小,如NaN3,非但不是致癌劑,而且毒性很小,使用極其方便。但大部分化學誘變劑能致癌[28],使用中必須十分謹慎,要避免化學誘變劑與皮膚接觸和吸入其蒸氣,即使已處理完的廢液亦需妥善處理。
3.5  用秋水仙堿處理材料時,由于細胞發育的不同步性,有的細胞已經變成四倍體,有的變成八倍體,也有的沒有變化[29]。如何從嵌合體組織中分離和篩選出理想的多倍體材料還是個難點,因此嵌合體問題限制了多倍體育種的發展。
 
  4   展望
  
  4.1  化學誘變劑引起的突變頻率較高,尤其是產生非常高的葉綠素突變頻率,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就突變的數量而言,化學誘變劑要比輻射誘變更有效。另外,化學誘變劑有特異性,遺傳變異定位的程度比輻射高,誘發的突變性狀有明顯的專一性[28],有便于根據人們的需要,定向培育新品種。
  
  4.2  化學誘變育種的作用是遲發突變,即化學物質在細胞分裂、DNA轉錄時才起作用,化學誘變是一種修飾性變異,幾乎不產生染色體畸變,只是產生一些替代作用,通過對廣大基因位點的溫和的修飾,綜合影響數量性狀[26],使其表現出較大的變異,是花色育種的一個良好技術手段,以此可培育出花色各異的新品種。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4.3  成熟的組織培養技術和化學誘導的技術組合非常重要,因為誘導提供了變異材料,而組培提供純合穩定技術和擴繁技術,這樣才能避免嵌和體內細胞競爭對變異細胞不利的局面,使分離變異細胞和快速擴大繁殖成為可能,并形成新品種選育基礎。
  
  4.4  花卉育種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提高觀賞特性,與糧食作物育種相比,可以不用過多考慮誘變后植物的安全性,為花卉化學誘變育種中化學誘變劑的選擇提供了更大空間。
  
  4.5  多倍體在植物花卉上表現出很多優點,如花朵巨大性、可孕性低、適應性強、有機合成速率提高、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等,經過不斷的選育和穩定,能快速創造出新品種[30],為花卉在育種上的突破提供了較大幫助。花卉的觀賞價值由多因素構成,一些畸形花卻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通過多倍體育種,可以產生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畸形花,這是觀賞植物的重要特色之一,應充分發掘和利用。
  
  4.6  合子期化學誘變在很多作物上已取得了較好效果,采用注射化學藥劑或切斷受精后的花柱滴加化學藥劑,化學藥劑可以通過授粉后形成的花粉管通道進入胚囊[31],促進了花卉化學誘變育種中誘變方法的多樣性,為獲得更多變異的花卉新品種創造了新的育種方法和途徑。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4.7  現今的化學誘變劑種類繁多,針對不同植物種類選擇出誘變效果好而毒副作用小的化學誘變劑,再結合現代生物技術等不同復合處理技術,尋找更加有效而安全的化學誘變育種方法都是今后化學誘變育種的主要內容。而通過技術的不斷成熟、發展和整合,化學誘變育種必將成為更加有效和受歡迎的育種方法。(云南農業大學花卉研究所 李枝林  黃麗萍  鄭麗  余朝秀  李雪嬌)
 
參考文獻:
[1]  安學麗,蔡一林. 化學誘變及其在農作物育種上應用[J]. 核農學報,2003.17(3):239-242
[2]  馬惠平. 誘變技術在作物育種中的應用[J]. 種子, 1998.20(4):48-50
[3]  程金水. 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學[M].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2.12:170-174
[4]  柳學余. 農作物化學誘變育種[M].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1992.9:1-132
[5]  董穎蘋,連勇,何慶才,等. 植物化學誘變技術在育種中的運用及其進展[J].種子,
2005,24(7):54-58
[6]  宋希強,劉華敏,李紹鵬,等. 觀賞植物新品種選育的方法與途徑[J].世界林業研究, 2004(12):6-10
[7]  王卜瓊,李枝林,余朝秀. 蘭花育種研究進展[J].園藝學報,2005,32(3):551~556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8]  劉小莉,劉飛虎. 花卉育種技術研究進展[J]. 亞熱帶植物科學, 2003.32(2):64-68
[9]  孫莉. 加快我國花卉育種進程的途徑[J]. 長春大學學報,2004,14(4):76-81
[10]  張曉曼,周懷軍,張啟翔,等. 花卉多倍體育種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 2004,
19(3):288-294
[11]  郭英,梁國魯. 小葉綠蘿同源多倍體誘導研究初報[J]. 西南園藝,2002, 30(4):1-3
[12]  鄭思鄉,胡秀,雷小云,等. 離體培養條件下三色堇多倍體誘導研究[J].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3,18(4):397-400
[13]  李培旺,李昌珠,周樸華,等. 綠玉樹多倍體誘導及其抗寒性研究[J]. 湖南林業科技,2004,31(5):7-9
[14]  張興翠. 花葉綠蘿的多倍體誘導及快速繁殖[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 26(1):58-60
[15]  張興翠,周昌華,殷家明, 等. 藥用百合的多倍體誘導及快速繁殖[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3,25(1):14-17
[16]  瞿素萍,熊麗,莫錫君, 等. 香石竹的多倍體誘導及其變異研究[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6(5):609-612
[17]  瞿素萍,王繼華,張顥,等. 多倍體育種在園藝作物中的應用[J]. 北方園藝,2003(6):
      58~60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18]  Paulo E. Oliveira, Peter E. Gibbs ,Ana Angélica Barbosa, etc. Contrasting breeding systems in two Eriotheca (Bombacaceae) species of the Brazilian cerrados[J]. 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1992, 179(3-4): 207 - 219
[19]  Sandra.De Schepper , Leen Leus , Tom Eeckhaut, etc. Somatic Polyploid Petals:
Regeneration Offers New Roads for Breeding Belgian Pot Azaleas[J].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2004, 76(2):183-188
[20]  B. R. Murty, V. Arunachalam , O. P. Jain. Factor analysis in relation to breeding system[J]. Genetica , 1970, 41(1): 179 - 189
[21]  F. Wit. Chemically induced male sterility, a new tool in plant breeding[J]. Euphytica, 1960,9(1):1-9
[22]  鄭思鄉,章海龍,董志淵,等.東方百合多倍體誘導及種球繁育的研究[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4,6,26(3):260-263
[23]  岳樺,任俐,王雁. 不同品種金魚草多倍體誘變方法的研究[J].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1992,7,20(4): 102-107
[24]  鄭思鄉,毛琪,吳福川,等. 東方百合2n配子雜交后代多倍體誘導研究初報[J].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 2O04,19(6):635-637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25]  馬新才,戴建民,李培環,等. 虞美人多倍體化學誘變研究初報[J]. 萊陽農學院學報,2003, 20(3):172-174
[26]  時學工,王麗萍. 組織培養和化學誘導在草本花卉育種中的應用[J]. 種子科技, 2002.(1):35-26
[27]  朱校奇. 農作物化學誘變育種的研究進展[J]. 核農學通報, 1990.11(3):101-103
[28]  徐冠仁. 植物誘變育種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1996.5:63-74
[29]  李云,馮大領.木本植物多倍體育種研究進展[J].植物學通報,2005,22(3):375~382
[30]  謝利娟,李涵,李灝.中國花卉育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學通報,2004, 20(5):203-205
[31]  周平蘭,梁滿中,陳良碧.合子期化學誘變在作物育種中的應用[J].核農學報,
2004,18(6):453-456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上一篇:山茶花的嫁接繁殖機理與實踐 下一篇:蝴蝶蘭的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
苗木資料 花卉資料 栽培技術 病蟲防治
油茶樹嫁接茶花的操作方
蓬萊松|詳細介紹
家具紅豆杉
購買各種苗木,請在發布
紅豆杉怎么養
心葉蜆木|詳細介紹
守望紅豆杉
早熟板栗新品種——魯岳
按在園林綠化中的用途分
油松育苗技術和詳細步驟
常吃花豆腐可調內分泌
菊花品種介紹--新玉孔雀
金菊花草品種介紹與習性
似蝙蝠又似鹿角的鹿角蕨
喬遷及辦公室如何選花
用鮮花打造家居好風水
室內擺放七種花木可以轉
南洋杉花語及繁殖方法
溫胃暖腎丁香花(圖)
美容功效鮮花 養出嬌嫩美
提高馬褂木種子的發芽率
韭菜收割須注意
銀杏種子育苗技術
怎樣防止君子蘭葉片上發
銀杏育苗技術規程
春扁豆栽培技術
初冬防止寒魔侵擾 高爾夫
花卉的矮化栽培
黨參田間管理
雀梅盆景的夏季管理
春蘭炭疽病
高爾夫球場蚯蚓如何防治
魯冀兩省簽訂美國白蛾聯
象牙紅病害的防治方法
百合炭疽病的防治
中華紅葉楊主要蟲害防治
榆綠天蛾防治
鴨腳樹星室木虱
苗農對桂花褐斑病的癥狀
夏季預防滿天星蓮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