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牽牛的栽培管理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1 13:04 |
一、播種育苗。矮牽牛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保護地條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播種育苗,因一般花期控制在五一、國慶,所以播種時間秋播在10—11月,春播在6—7月。播種前裝好介質,澆透水,播后細噴霧濕潤種子,種子不能覆蓋任何介質,否則會影響發芽。播后保持介質溫度22—24℃,4—7天出苗。第一對真葉出現后施50×10-6濃度的氮肥液,并注意通風,種苗也可逐漸見光。種苗出現2—3對真葉時,介質溫度可降低到18—20℃,每隔7—10天,施0.1%尿素液或氮磷鉀15-15-15的0.1%的復合肥液。此階段仍應注意通風,防止病害產生,每隔1周左右噴施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當植株出現3對真葉時,根系已完好形成,溫度、濕度、施肥要求同前,仍要注意通風、防病工作。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三、栽培管理。澆水始終遵循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夏季生產盆花,小苗生長前期應勤施薄肥,肥料選擇氮、鉀含量高,磷適當偏低的,氮肥可選擇尿素,復合肥則選擇氮磷鉀比例為15-15-15或含氮、鉀高的,濃度控制在0.1%—0.2%,水溶性肥料一般選擇20-10-20和14-0-14兩種,濃度在50×10-6—100×10-6。冬季生產盆花,在3—4月勤施復合肥,視生長情況,適當追施氮肥。矮牽牛生產中一般不經摘心處理,但在夏季需摘心一次。矮牽牛較耐修剪,如果在第一次銷售失敗,可以再修剪一次,之后通過換盆,勤施薄肥,養護得當,一般不影響質量,仍可出售。 四、病蟲害防治。矮牽牛的病害主要是苗期猝倒病(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生長期莖腐病;主要蟲害有菜蛾、蚜蟲、卷葉蛾等,尤其在國慶花卉生產中較為常見。出現蚜蟲一般不能用殺滅菊酯噴施,容易引起藥害,影響生長。 五、出圃質量。冬季生產的盆花,采用12厘米口徑的營養缽,冠幅一般在20—25厘米間,株形整齊、飽滿,開花一致;夏季生產的盆花,采用10厘米口徑的營養缽,冠幅一般在15—18厘米。矮牽牛可進行長途運輸。(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三色堇病蟲害的防治 下一篇:紫蘇側枝扦插繁殖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