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快速繁殖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8-01 12:29 |
牡丹是我國傳統名花,深受人們喜愛,如能解決其快速繁殖問題并降低產成本,將可大大滿足市場的需要。牡丹的繁殖方法有分株、嫁接、扦插、壓條等。比較起來,嫁接仍是牡丹繁殖較好方法。但狹義的“嫁接”并不能解決牡丹快速繁殖問題。河南省洛陽市邙山花木種苗場在生產實踐中,經過多年的探索,將傳統的嫁接方法加以改進,形成了一整套規范化牡丹快速繁殖技術,加快了優良品種的發展。現將該項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二、建立采穗圃 牡丹嫁接繁殖必須有足夠的接穗與砧木。為此必須建立以剪取接穗為目的采穗圃。建立采穗圃須選擇土壤疏松、深厚、肥沃的地塊,株行距要大(1×1)。當年秋季將選定的牡丹優良品種栽下去后,即將地面的枝條全部剪去(此即所謂“平 茬”),以刺激根莖交接處的不定芽第二年萌發,生長為短枝(即接穗)。對采穗圃的“母株”要加強肥水管理。這樣,每年秋季可剪取一次接穗,并使短枝愈發愈多。 三、時機選擇 牡丹嫁接繁殖,時間性極強。試驗表明:黃河流域中部以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為最佳季節。如錯過最佳嫁接時間,則成活率將隨著季節的推遲而遞減。此時如遇陰雨天氣,也要掄時間進行嫁接,可在室內進行操作,但要注意將接好的植株擺放整齊并注意通風(這樣仍不影響接穗與砧木的愈合),待天晴后土壤適宜耕作時進行栽植。一般進行挖溝栽植,溝寬20厘米,深30厘米。栽植的株距為15厘米左右,行距35厘米左右。 四、改進勞動組合 在大批量生產的情況下,要提高牡丹嫁接成活率,抓緊時機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視其他因素,如提高操作人員的嫁接技術,加強嫁接者的責任心。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品種多,就要特別注意勞動組合的配置。該場的做法是,雇請本地農村的剩余勞動力,經過嚴格的技術培訓方可上崗。由場部統一提供接穗和砧木。一般2人為一個嫁接小組,每接好一批,由嫁接者在指定的地點栽植,第二年按嫁接成活率付給報酬(嫁接時只發生活費)。由于改進了勞動組合,嚴格了責任制,該場每年用10天左右的時間即可完成10萬-15萬株的牡丹嫁接任務。其成活率平均達到80%以上。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五、建立品種檔案 牡丹是多品種花木,稍有疏忽就會造成品種混亂。每當嫁接繁殖季節,該場就指定在牡丹品種識別方面特別擅長的技術能手,統一采剪接穗,交由嫁接組進行嫁接。在栽植時跟蹤進行品種記錄。嫁接結束后,統一繪制品種分布圖并存入檔案備查。這樣,在檢查成活率、移植或銷售時就能夠做到一目了然。 六、平茬修剪 牡丹嫁接通常是一砧一芽(穗),第二年成活后,如當年秋季不進行平茬,則接穗只會長高不長枝。因此,對已成活的一年生嫁接苗,要從接口以上進行剪定(其長度超過3厘米者仍可作為接穗再次進行嫁接),以刺激根芽處的不定芽萌發枝條。這樣,牡丹的2年生嫁接苗就可長出2-4個短枝。通常,牡丹2年生嫁接苗即可以株行距60×70厘米進行移植,以培育大苗。為使嫁接苗迅速成為大苗,在當年移植后即要進行平茬(剪下的短枝仍可用于嫁接),以刺激其多發新枝。這樣連續進行兩年平茬修剪并加強肥水管理,不僅使嫁接苗迅速達到出圃規格,而且又采集了大量的接穗,對牡丹的快速繁殖具有重要作用。 洛陽邙山花木種苗場的生產實踐證明,不論那個牡丹品種系列,從嫁接之日算起,經過4年的培養,即可長成具有7-9個花芽的大苗,達到了出圃的規格。做到了成本低,數量大,出圃快,是一個值得推廣的牡丹快速繁殖方法。(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八角金盤的繁殖 下一篇:幾種常見草花的扦插繁殖技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