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生中小徑觀賞竹的高效栽培管理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1 23:47 |
竹子以其獨具特色的觀賞特性和深厚的竹文化內涵而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在我國不論是古典園林,還是現代園林,竹子都是重要的植物材料,竹子現在已被越來越廣泛應用于園林綠化之中。觀賞竹林的培育不同于其他類型的竹林,它是以獲得最大數量的優質竹苗為目標,因此需要與其相配套的栽培管理技術。本文就觀賞竹中散生竹的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作一概述。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4 母竹栽植 竹子宜淺栽不可深栽,母竹根盤表面比種植穴面低3~5 cm即可。首先,將表土回填種植穴內,一般厚10 cm。將母竹放入穴內,使鞭根舒展,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分層踏實,使根系與土壤緊密相接。然后澆足“定根水”,進一步使根土密接。待水全部滲入土中后再覆1層松土,在竹稈基部堆成饅頭形。最后可在饅頭形土堆上加蓋1層稻草,以防止種植穴水分蒸發。在風大處,須安支撐架。 3 幼林撫育技術 觀賞母竹栽植后到竹子郁閉成林的1~4 a稱為幼林階段。幼林的撫育管理主要圍繞促使竹的成活和迅速更新繁殖,擴大竹鞭分布范圍,增加立竹株數,促進郁閉成林這一目標,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 3.1 水分管理 栽植后的第1年加強水分管理至關重要。母竹經挖、運、栽植,根系受到損傷,吸收水分能力減弱,極易由于失水而枯死和排水不良鞭根腐爛。因此,若久旱不雨,土壤干燥時,必須及時澆水。而當久雨不晴,林地積水時,又必須及時排水。 3.2 除草松土 新造竹林,竹子稀疏,陽光充足,雜草容易滋生。因而在竹林郁閉之前,每年要松土除草2~3次。第1次在6月份,此時散生竹新竹已長成,地下竹鞭開始生長,林地雜草幼嫩,結合松土進行除草,雜草容易腐爛。此時松土要深,有利于竹鞭的深扎、蔓延。第2次在9月份,此時散生竹已在行鞭排芽,雜草長勢旺盛,種子尚未成熟。第3次在2月份,天氣逐漸回暖,雜草開始生長,這時松土除草,可將雜草撲滅在萌芽時期。松土以淺削、除去雜草為宜,不能太深。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3.3 適當施肥 施肥以遲效肥與速效肥并用效果最好。新造竹林,竹鞭伸長不遠,施肥以圍繞竹株開溝放入為好,無論是有機肥、化肥均可使用,但應掌握濃度不宜太大。隨著立竹量的增加,竹林逐漸達到郁閉,施肥量可逐年增加,施肥方法也可改溝施為均勻撒施,結合松土,將肥料翻入土內。 3.4 撫育間伐 新竹萌發快、數量多,但大小不勻,應及時間伐。此時應在增加竹株數量的前提下,根據“留遠挖近,留強挖弱,留稀挖密”的原則,疏除離母竹較近的部分竹筍,使林內竹株從原先的叢狀分布逐漸地向均勻散狀分布變化。幼株梢部待抽枝展葉后斬去,去掉頂端優勢,有助于枝葉生長和竹鞭拓展,還可提高抗災能力。 4 成林撫育技術 觀賞竹在林分達到郁閉以后,即進入成林階段。成林的撫育管理目標是在保證竹株生長健壯的同時,最大的提高立竹株數,取得最好的效益。圍繞這一目標,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4.1 水分管理 竹子成林后,水分管理也很重要。干旱期必須及時澆水灌溉,促進生長。重點在7~9月竹鞭生長與筍芽分化期和3~5月竹筍生長期。3~5月竹筍生長需水量較大,如果缺水,竹筍出土緩慢,個體變小,甚至會引起竹筍萎縮死亡。因此,在竹筍出土前應澆水灌溉,出土后保持土壤濕潤。7~9月竹鞭生長旺盛,筍芽開始分化。如果缺水,會影響竹子行鞭及筍芽分化形成,來年新竹數量減少,產量降低。但是,如果土壤積水、通氣不良,也會引起地下鞭根系統的腐爛和死亡。因此在雨季竹林地容易積水的地方,則應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保證水流暢通。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4.2 肥料管理 觀賞竹成林以后,每年都有大量的竹筍長出和挖走大量的母竹,消耗了林地大量的營養物質。要想維持觀賞竹林的高產和穩產,加強肥料管理至關重要。根據散生中小徑竹的年生長節律,竹林的施肥可在1年中4個不同生長時期進行。 第1個施肥時期是在竹林新竹長成后的6月份(發筍成竹較遲的竹林,可適當推遲),稱為“長鞭肥”。由于經過筍期的發筍、長竹,竹林內部積累的養分已大量消耗,地下鞭根系統也正準備進入生長高峰。施肥應以化肥結合有機肥進行。結合松土,將腐熟的有機肥撒于地表,深翻入土中。每667 m2 可施尿素50 kg或復合肥70 kg、廄肥1000 kg。 第2個施肥時期是在竹林開始筍芽分化的9月份,稱為“催芽肥”。此時,竹林經前期的新鞭生長,林地已密布了大量的新鞭、新根,對吸收和積累養分極為有利,若能及時補充肥料,則對促進筍芽分化非常有利。宜施速效肥或人糞等液體肥料為好;室碎_淺溝施入,并覆土防止揮發。此時不宜對林地土壤深翻松土,以免鞭根、筍芽受到損傷。因此不宜施體積大的廄肥、堆肥等有機肥。每667 m2 可施復合肥100 kg或人糞尿1000 kg沖水稀釋進行澆潑。 第3個施肥時期是竹林處于緩慢生長的12月份,稱為“孕筍肥”。此時,由于外界環境溫度下降,鞭段上的筍芽已開始停止分化。施肥主要采用有機肥為主,將廄肥、堆肥等有機肥料直接鋪撒在竹林地表。鋪撒在地表的有機肥可待翌年的6月份,竹林進行深翻松土時,深埋地下。每667 m2 可施有機肥3000 kg。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第4個施肥時期是在竹林出筍前的3月份,稱為“長筍肥”。此時,隨著春季氣溫的逐漸上升,竹筍生長加快,并開始陸續出土。施肥主要采用速效性的化肥為主,可施尿素50 kg/667 m2。 4.3 及時填土 觀賞竹林經營,每年都有大量竹苗需要挖除,這時應在留下的坑中及時填上土壤,以保證竹鞭及根系的正常生長。同時,填土也可防止坑中下雨積水,導致爛鞭。填土是一項重要的技術管理措施,應做到隨挖隨填。 4.4 竹林管理 竹林管理主要是調整竹林的結構(包括密度結構、徑級結構和年齡結構),對老竹進行更新,使竹林保持一定的密度和葉面積指數,促進竹林生長。3 a生竹株所連的竹鞭起碼是4 a生以上,已成老鞭,應及時將其連蔸挖除。挖除老竹的時間,可結合松土,最好在6月份一起進行。需要鉤梢竹子可在新竹完成抽枝展葉后的6月份進行。 4.5 病蟲害防治 觀賞竹林蟲害主要有竹蚜蟲、竹介殼蟲等,可用80%敵敵畏乳劑或4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灑; 病害主要有煤污病、叢枝病等,應加強撫育管理,及時清除病株。 (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印楝栽培技術 下一篇:般若的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