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肚竹和玉竹的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1 23:44 |
佛肚竹的栽培技術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生長良好的佛肚竹,能在春末秋初分別萌發兩次新竹。春末夏初萌發的竹,竹節間隆起膨大,而秋發竹,竹節間大多不膨大,且節間長,一般不留。但也可用來留作母株,分株繁殖后長出的新竹,仍能隆起。由于盆栽佛肚竹土層較淺,養分有限,增殖不旺,所以一般不宜直接用作分株繁殖,便可利用秋發竹和主竿上的次生嫩枝來進行分株或扦插繁殖。這種枝上的節部都有隱芽,具有發根抽筍的能力。具體做法是:在梅雨季節,選取基部帶有腋芽的嫩枝條3-5節,并帶部分小葉,用500ppm萘乙酸浸插穗基部10秒種,然后斜埋入土壤或蛭石中,但不要太深,末端應露出土外,再用稻草覆蓋,噴水保濕,有全光噴霧條件則更好,20余天就可萌發出不定根。新根長出后要減少噴水;土插者可留床養護,勤施薄肥,待第二批新筍萌出后再移植。如生根后即上盆,則要放在背陰處養護半月,才能逐步增見陽光。 玉竹的栽培技術 玉竹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的干燥根莖。具養陰、潤燥、生津止咳之功能。主產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川等省亦產。 (一)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30厘米~60厘米。根莖地下橫生,呈壓扁狀圓柱形,表皮黃白色,斷面粉黃色。莖單一,上部稍斜,具縱棱、光滑無毛,綠色。葉互生,葉片橢圓形,先端鈍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面粉綠色。花l~3朵,腋生.花梗俯垂,綠白色;花被筒狀,頂端6裂,裂片卵圓形;雄蕊6,著生于花被筒中部;子房上位。漿果球形,成熟時暗紫色。種子卵圓形,黃褐色,無光澤。花期5~7月,果期7~9月,見圖4-6。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二)生長習性 玉竹對環境條件適應性較強,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但宜生長在濕潤的地方。一般溫度在9C~13C,根莖出苗,18C~22C時現蕾開花,19C~25C地下根莖增粗。 種子上胚軸有休眠特性,低溫能解除其休眠,胚后熟需25C 80天以上才能完成。如要使種子正常快速發育,必須先將種子置 25C條件下后熟 80~100天,然后置0C~5C條件下一個月左右,再移至室溫下,就可正常發芽。但生產上一般不用種子繁殖。種子壽命為2年。 (三)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宜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向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深翻 30厘米以上,同時每 1000平方米施入農家肥 4 000公斤~5 000公斤作基肥,整地耙平,作成寬1.3米、高20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 用地下根莖繁殖。 (1)種莖選擇:于秋季收獲時,選當年生長的肥大、黃白色根芽留作種用。隨挖、隨選、隨種,若遇天氣變化不能下種時,必須將根芽攤放在室內背風陰涼處。一般每 1000平方米用種莖300公斤~400公斤。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栽種方法:一般在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選陰天或晴天栽種,栽時在畦上按行距30厘米開15厘米深的溝,然后將種莖按株距15厘米左右平排在溝里,隨即蓋上腐熟干肥,再蓋一層細土至與畦面齊平。 3.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栽后當年不出苗。翌春出苗后,及時除草,第一次可用手拔或淺鋤,以免鋤傷嫩芽,以后應保持土面無雜草。第三年根莖已密布地表層,只宜用手拔除雜草。 (2)追肥:栽后當年冬季,在行間開淺溝,每 1000平方米施人畜肥1200公斤~1500公斤,然后蓋土過冬。第二年苗高 7厘米~10厘米時,再施肥一次。至冬季倒苗后,在行間淺松表土,撒施腐熟干肥(牛糞、土雜堆肥等)一層,培土7厘米~10厘米,如加蓋青草或枯枝落葉則更佳。第三年春季出苗后,施入人糞水每 1000平方米 2 000公斤~3 000公斤施后培土。 4.病蟲害防治 (1)灰斑病:5~6月發生,為害葉片。可用1:1.5:300的波爾多液噴霧防治。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2)銹病:5~7月發生,為害葉片,可用25%粉銹寧1000倍液噴霧防治。 此外,尚有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為害嫩苗和根莖。 (四)采收與加工 一般于栽后2~3年,于8月中旬采挖。選雨后晴天土壤稍干時,用刀齊地將莖葉割去,然后用齒耙順行挖根,抖去泥沙,按大小分級,放在陽光下曝曬3~4天,至外表變軟,有粘液滲出時,置竹簍中輕輕撞去根毛和泥沙,繼續晾曬至由白變黃時,用手搓擦或兩腳反復踩揉。如此反復數次,至揉軟光滑、無硬心,色黃白時,曬干即可。也可將鮮玉竹用蒸籠蒸透,隨后邊曬邊揉,反復多次,直至軟而透明時,再曬干。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紅瑞木的栽培技術 下一篇:中秋佳節栽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