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竹筍高產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1 23:26 |
甜竹筍是亞熱帶長年生長的經濟作物,喜濕潤又怕浸,我國南方各地均可種植,尤其土層深厚的山坡地最為適宜,其主要優點是早生、快發、高產、經濟價值高。一般種植后第二年即可收獲。三年進入盛產期。近年來,生產實踐表明,甜竹筍年畝產可達2500至5000公斤,高產的可達1至1.5萬公斤,經濟收入可觀。種植甜竹筍是搞好山區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其高產栽培技術如下: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二、田間管理 1、施肥:由于竹筍產量高,對肥料需求量較大。種后一個月可開始施肥,每畝可以施草木灰250-300公斤,土雜肥100-150擔或禽糞250公斤。與化肥交替使用為佳,第一次每株可用復合肥25-50克(或碳銨混合磷粉比例1比1進行使用),為不傷害幼根,采用挖洞穴施,放施后應復土,保持肥不失效。以后每月施肥一次,肥量應視竹苗長勢逐次增加,土雜肥可經常施,越多越好。 2、留苗:合理留好竹娘是連續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竹苗種下后當年夏、秋季節開始發新芽(即生筍)吐出地面時,應選擇地勢好,入土較深又粗又壯的竹芽留作竹娘待明年生筍,每種一株竹留一株竹娘為宜,原種的竹苗應待下年夏季才可砍掉,以后每年都要留竹娘,留新去老,年年依是。 3、清園:于每年11-12月進行,主要砍除退化的4-5年老母竹及弱苗、萌條、鋤去老竹頭,防止竹蔸結盤,消除枯枝落葉、雜草、雜物,如有退化開花竹,應整叢去除,全面翻土10-15厘米,翻開竹蔸土堆,讓土壤曬白熟化并減少越冬害蟲和病原菌。 4、培土:留竹娘后即可開始培土,以后隨著竹頭擴大逐漸培土形成竹苗墩。竹筍盛產期后每年夏至前全面培土,可分2至3次進行,保持新生竹筍不露出土面為佳,竹筍才能鮮嫩,優質高產。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5、翻土:竹苗墩在生筍期過后,大約在11月底左右,把竹墩坭土翻下,讓它冬眠曬日,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性能。待明年二、三月又可培土復生。 三、病蟲防治 1、蟲害防治:竹筍主要蟲害是蚜蟲和蛀竹蟲,蚜蟲每年發生十幾代,且世代重疊,7-9月為盛產期,常群集于嫩葉背面吸食液汁,且易引起煤煙病。防治上采用挑治的辦法,發生蟲害竹園一般每年防治3-4次,即清明前,小暑至大暑,冬至前后各施一次藥,如8-9月遇高溫干旱天氣需多施一次藥。藥劑可用25%的樂果乳油在竹身離地面第3至4竹節處涂一圈即可。也可用10%蚜虱凈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噴射。蛀竹蟲較少發生,如有也按以上方法處理或人工捕捉。 2、病害防治:甜竹筍常見病害有煤煙病、銹病、葉枯病等,防治辦法:(1)控制竹林透光通風狀況,竹冠過度交叉重疊的應適當疏伐,保留恰當母竹株數。(2)在4-6月發病初期感病枝葉砍下燒掉。(3)全面噴射25%敵力脫乳油2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波爾多液。 四、采收 當竹筍頂端二片小葉長2厘米左右并反轉時,即可采收。收筍時用竹鑿,翻開表土,用力鑿斷,但應小心不傷筍頭(筍龍)以利再生。挖筍后隔一段時間再用土覆蓋好竹蔸,一般早晨取筍,傍晚覆土,讓切面收干水分,防止腐爛。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大茬栽培技術 下一篇:夜落金錢的栽培養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