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花卉與養生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花卉大全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1 18:05 |
花草情物自移情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到了晚年,對于養花之道,我更有一種執著的追求與感悟。一是養花可以鍛煉身體。一年四季,參與種花、鋤草、滅蟲、防病、澆水、施肥等勞動,活絡筋骨,有益于身心健康。一到夏天,把幾百盆花木,搬到樹蔭底下,精心護養,每天出一身汗頓覺神清氣爽;狂風大作,暴雨來臨之前,發動全家人,把一些珍貴花木移入室內,避免風雨襲擊;雨過天晴,又把花木送到室外。這樣來來回回,周而復始的勞動,對于我來說,是一種有益的鍛煉。二是養花可以陶冶性情,啟迪心智。花開花落,常常給我視覺上的沖擊力,激起創作的靈感,托物言志,憧景抒情。1998年5月的一天,我參加井岡山攝影活動歸來,窗臺上的令箭荷花開得特別妖艷,引人矚目。老伴大聲呼喚:“老頭子,快來看呀,令箭荷花開得多精神。”我應聲而去,給它拍了個側光照。這幅攝影作品不久就在《光華時報》副刊登出。去年秋天,窗前菊花次第開放,傲立于風中。見此盛況,我揮筆寫了一首七絕:“推窗忽見倚窗枝,黃菊低頭若所思。何懼秋風吹不住,葉添寒意詠陶詩。”此詩入選《中華吟藪》。三是養花凈化環境,點綴生活。我家房前屋后、庭院樓臺,均擺上各色各樣的花木,隔擋塵埃,調節氣溫和濕度。逢年過節,室內點綴,也全靠花卉。春節時,我就把瑞香花、一品紅和水仙花擺到客廳的矮柜上。瑞香花,花香濃郁,清新可人;一品紅,火紅耀目,滿室生輝;水仙花,高雅清香。這些花給節日增添了一份喜慶。四是養花可以祛病健身。不少花木可入藥,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茉莉根葉熱有毒,以酒磨一寸服,則昏迷一日乃醒,2寸2日,3寸3日,凡跌打損傷骨節脫臼接骨者,用此,則不知痛也”。茉莉花香對暈眩、頭痛亦有輔助治療的功效。有的花卉,可入菜,可制酒。宋代蘇東坡對牡丹花釀成的牡丹酒曾吟詩:“長春如稚子,飄搖倚輕棹。卯酒生紅顏,紅絹卷生衣。”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我晚年生活充實,那真要感謝花木,是它們給我營造了一個溫馨、陶冶性情的小天地。 謝名榮 養眼養心說養花 我喜歡栽花,尤其是愛養蘭花,它對我的養生起到良好的作用。 曾被古人譽為“王者之香”的蘭花,雖然沒有牡丹那般的雍容華貴,也沒有玫瑰那種嬌艷風情,但它卻有柔長的翠葉,素雅的花色,優悠的姿態,特別是那清純幽遠、若隱若現的芬芳,往往一盆在室,香溢四座,令人如癡如醉。昔日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董必武、陳毅等同志在戎馬倥傯、日理萬機之余也不忘養蘭賞蘭。張學良將軍百歲之年,仍堅持養蘭自娛,使老來的生活得以調適,借以抒發其虛懷若谷的氣度。故千百年來原產于中華大地的國蘭,均被人們視為“高潔典雅,立志風骨”的象征。加上過去許多士大夫受了儒家那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影響,致使蘭花逐漸形成了一種文化,至今有越來越多的人對國蘭情有獨鐘,可見這并非是一種偶然的現象。 我退休伊始,由一個“大忙人”變為“大閑人”。而家居由“門庭若市”變為“車疏馬稀”,初時未免有點失落寂聊之感。嗣后想起晚唐詩人韓愈所說“晴來喜鵲無窮語,雨后寒花特地香”的名句,覺得人到晚年就該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同那些“物欲橫流,權欲熏心,情欲似火”的種種浮躁現象告別,任它潮漲潮退,花開花落,冷風熱雨,都應著力排除困擾,力求養生的真諦。于是我就在家里養上二三十盆蘭花。我所養的并非是那些價值連城的稀世奇珍,而是具有嶺南特色的“金嘴”、“銀邊”、“企黑”和“企劍白墨”(簡稱金、銀、黑、白)等墨蘭。這些品種價格中等,栽培簡易,而觀賞價值都很高。我經常給它淋水施肥,除蟲滅病,不但在輕度勞動中得以鍛煉身體,而且通過每天對蘭花的欣賞,在視覺上得到了藝術享受,我已年逾7旬,曾患有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有時覺得頭暈目眩,心翳氣促。我除了服藥外,就到陽臺上賞蘭,使心境得以放寬,病情有所緩解。這使我從中領悟到要養生有道,必先既要養眼,又要養心,從多與自然貼近中,使精神更加開朗,意念更加豁達,對世事更加灑脫。而且蘭花還可美化生活,留駐春色,幫助后代養成愛護花草的美德,為家庭增添和睦溫馨。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回歸自然美顏芬芳花草茶 下一篇:談花卉對心理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