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食花文化 |
當前位置: 999苗木網 > 花卉大全 > |
鮮花入饌,古已有之。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的養生家、道家、佛家,出于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目的,就常以菊花為食。大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詩句。云南素有"植物王國"、"天然花園"的稱譽,鮮花入饌更是普遍,民諺"云南十八怪"中的一怪:"鮮花當蔬菜"當指此。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芭蕉花,尤其是野生的芭蕉花也是云南南部常見的食用花卉,這種花只要稍加加工便成了美味佳肴。但有意思的是這種植物的果實反倒不能吃,這實在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現象。 鼠麴草是居住在云南思茅墨江地區的彝族、哈尼族所喜愛的食用花卉。每年春節時節,用新鮮鼠麴草花和入糯米粉中,加上紅糖一起加工成糍粑。也可在盛花期采集大量的鮮花,曬干后備用。 三、食花文化與民俗 云南許多民族認為花是昌盛的象征,代表了愛情、生育生殖和生產力,既是原有生命的頂峰,又是一個新生命的開始。在彝族的圖騰崇拜中,除虎圖騰外還崇拜馬纓花和山茶花等。彝族崇拜馬纓花(又稱馬纓杜鵑),是因為馬纓花被看作是彝族的祖先或是彝祖的救命恩人,是"花神"、"送子神",也是青年男女的定情物。山茶花在彝族中被看作是"佛花"或"神花",也是愛情的象征。 景頗族的婚喪嫁娶、節日歌舞等各種儀式,都是食花文化傳承的重要時刻。時至今日,景頗族的婚禮中仍保留有采集植物和過草橋的風俗;景頗人在給亡魂祭獻時還有用芋頭作供品及在墳上畫芋的習慣,以紀念其祖先栽芋的功績;而一年一度的春季"采花節",更是景頗族男女青年交流感情,求婚擇偶的好機會;甚至在景頗族過"新米節"時,也還保留有在盛新米的背簍周圍插上幾株鮮花的傳統。 苗木網,999miaomu.com 拉祜族是一個崇拜花的民族,姑娘都喜歡采摘鮮花戴在頭上,或者用彩色的線做成頭花配戴。拉祜族的食用花卉知識是憑藉其祖先對自然的認識,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來。在拉祜族聚居的瀾滄縣糯福鄉南段村山寨,至今還保留著許多拉祜族先民對周邊生存環境的認識和對大自然給予的傳統文化,以及原始的民族風俗習慣。他們至今還信仰多神,供奉"厄霞"---傳說中主宰萬物的大神,以及崇拜祖先。在山寨的后山上,建蓋有祭祀用的祖先廟,在廟中的祭樁上,供奉著用紙剪的許許多多的、各種各樣的、能夠食用的植物的花和與人類生存有關的花,比如谷子花、包谷花、南瓜花以及太陽花、月亮花,甚至于各種各樣象征性的花。拉祜族人民認為生命源于這些花而得以延續,因為開花就會結果,所以要信奉它們、供奉它們、祭拜它們。 傣族、佤族、基諾族都有吃"黃飯"的傳統。春耕大忙前的"黃飯節"是一個重大節日,既表示農忙季節的到來,又表達了對豐收的祝愿。先用曬干的染飯花的花序熬成汁液,然后將糯米放在里面泡幾個小時后濾去水分,再放在木甑里蒸熟,金黃色香噴噴的"黃飯"就做成了。這些金黃色的米飯還常用于宗教、節日慶典、祭祀供奉之用。 四、花卉資源開發利用 科學研究表明,可食用花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氨基酸,以及人體所需的維生素A、B、C、E和多種微量礦物質元素Fe、Mg、Zn、K等,還含有酶、激素、黃酮類化合物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這些物質能有效地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增強體質,延年益壽。所以食用花卉具有"綠色黃金"、"全能營養庫"、"微型營養庫"之稱。因此,鮮花食品、飲品和食品添加劑市場廣闊。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我國素來提倡"藥食同源",許多花卉既可食用又能入藥,用它們做成保健品,可祛病強身。如金銀花加水蒸餾,可制成金銀花露,氣味清香,具有良好的清暑解毒作用;菊花茶能生津潤喉,清肝明日;茉莉花茶能滋陰養胃,平肝解郁,解瘡毒,治目赤疼痛;木槿花茶可補血、涼血解毒等。 許多花卉具有天然的藥用功效。如千日紅能治療氣喘、小兒夜啼、支氣管炎、百日咳等;白蘭花具有利尿化濁、止咳化痰的功效;百合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通利大小便的功效;食用仙人掌具有利尿作用,是腎炎、糖尿病人的理想療效食物。總之,隨著食品科學和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大批鮮為人知的食用花卉將被發掘出來,為人類健康服務。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