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植物蚧殼蟲的發生與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0 14:52 |
一、蚧殼蟲的習性特征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吹綿蚧的主要危害方式是以成蟲、若蟲群集在葉背中脈兩側和枝條上刺吸汁液,嚴重時可布滿整個枝條,致使寄主葉片變黃、枝條萎縮、皮層粗糙。由于成、若蟲能分泌大量蜜露,堆積在葉面,誘發煤污病,葉片污黑,提早脫落,樹勢衰退,很少開花、結果,甚至枝條或全株枯死。 吹綿蚧適宜生活在溫暖、潮濕的環境,干熱對其生長發育不利,特別會引起若蟲大量死亡。植株枝葉茂盛、郁閉是吹綿蚧滋生的有利條件。 吹綿蚧活動范圍有限,一般只在植株內不同部位上下移動,或僅限于在附近植株范圍內活動。其雄蟲飛行能力弱,遠距離傳播主要是靠風、流水及其他昆蟲、動物。人類的生產活動如苗木、盆栽花卉的調運是吹綿蚧遠距離傳播的重要途徑。 二、蚧殼蟲的防治 對吹綿蚧的防治主要是減少蟲源,勿引進栽植帶蟲花木,栽植后發現害蟲要及時控制,防治蔓延。 1.加強植物檢疫。在引進觀賞植物的苗木時,應加強檢疫,發現有蟲應及時處理。數量大的可以用藥劑熏蒸;數量少時,可采取徹底刮除的辦法,保證引進的苗木上不帶有吹綿蚧進入苗圃、溫室及園林內。 2.合理修剪、整枝。吹綿蚧常聚集在植株各枝條上,冬季對植株進行整枝修剪時,將蚧殼蟲棲息密度高的枝條剪除,以壓低越冬的蟲口密度。對個別植株生長過旺、枝葉郁閉的局部進行修剪,改善通風透光的條件,使其不利于蚧殼蟲的生長,減輕危害。對剪下的有蟲枝條,應集中燒毀,同時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抽發新稍,更新樹冠,恢復樹勢。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刮除蟲體。對一些數量少而名貴的盆栽花木,可用竹片進行刮除。 4.保護和放養天敵昆蟲。引進和放養澳洲瓢蟲、大紅瓢蟲是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5.藥劑防治。吹綿蚧體背蠟粉,因此要選用可以侵蝕蠟粉的藥劑,或選用具有內吸殺蟲作用的藥劑。要掌握適當的施藥時期,在初孵階段,初齡若蟲蠟質還沒形成或很薄,此時防治,使用一般的觸殺劑都能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藥劑防治的方法有: (1)在花木周圍,埋施15%涕滅顆粒劑。木本花卉干徑每厘米用藥1~1.5g,草本花卉花盆內口徑20cm用藥1g左右,覆土后澆水。 (2)噴霧。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2000~25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一般噴藥1~2次,間隔5~7天,蟲害嚴重可適當增加噴藥次數。噴灑時,必須周密細致,使藥液接觸蟲體,以充分發揮藥劑的觸殺作用。噴灑藥液前,最好進行修剪。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杜鵑花根腐病 下一篇:杜鵑花冠網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