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龜子類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0 14:38 |
金龜子類是重要的農林地下害蟲,其幼蟲統稱蠐螬。我國約有50余種,遍布全國各地,最重要的種類有,大黑鰓金龜、暗黑鰓金龜、云斑鰓金龜和銅綠麗金龜。四種重要的金龜子除西藏和新疆以外,全國各省、區均廣泛分布。金龜子類食性很雜,能為害多種植物,幾乎能食害所有農作物、蔬菜、果林和苗木的地下部分。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⒉暗黑鰓金龜 在黃淮地區一年發生一代,以老熟幼蟲在地下20~40厘米處越冬,少數成蟲也可越冬。越冬幼蟲春季不為害。5月中旬化蛹,成蟲期在6月上旬至8月上旬,盛發期在7月中旬前后。成蟲食性雜,嗜食林木、果樹葉片,有較強的趨光性。初孵的幼蟲可為害花生的幼果。 ⒊銅綠麗金龜 在華中、華北、東北等地區一年發生一代,以幼蟲在土中越冬。6月中下旬化蛹,成蟲產卵盛期在7月上中旬,8~9月幼蟲盛發取食花生、甘薯等,至10月中旬以老熟幼蟲越冬。成蟲通常情況下是晝伏夜出,但在濕潤的果林區成蟲盛發時,白天不能取食為害。成蟲趨光性強,對黑光燈尤為敏感。成蟲產卵為散產,產于土中約15厘米深處。幼蟲取食各種作物和幼樹的地下部,花生、甘薯田蟲口密度大受害重。 ⒋金龜子的發生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金龜子的發生為害與環境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地勢、土質、茬口等直接影響金龜子種群的分布,而大氣、土壤溫濕度的高低則直接決定金龜子成蟲出土、產卵和幼蟲的活動與為害。 ⑴大黑鰓金龜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非耕地的蟲口密度明顯高于耕地;在耕地中以油料作物地蟲口密度最大。背風向陽地蟲量高于迎風背陽地;坡崗地蟲量高于平地蟲量,淤泥地的蟲量高于壤土、砂土,而砂土中則很難找到大黑鰓金龜。成蟲出土適宜日平均氣溫為12.4~18℃,10厘米土層日平均地溫為13~22℃,而大氣溫度低于12℃,10厘米土層日平均溫度低于13℃,成蟲基本不出土。成蟲出土尚受風雨干擾,以傍晚降雨或風雨交加影響最大,在成蟲發生期,已經出土的成蟲,如遇到不利的氣候條件時,即重新入土潛伏。成蟲產卵的最適土壤濕度為15%~18%。 ⑵銅綠麗金龜 成蟲活動以晴朗無風或悶熱天氣之夜最盛,氣溫在22℃以下,成蟲活動性不強,在大風大雨期或大雨之后,成蟲很少出現,有3級以上風時,活動蟲量顯著減少。卵孵化適宜土壤含水量為10%~30%。幼蟲活動對土壤溫濕度有一定要求,一般土溫在14℃,濕度為15%~20%,適宜幼蟲的活動和取食。(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香蔥病蟲防治 下一篇:百合種球采挖與貯藏前的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