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花疫病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7-30 14:09 |
【癥狀】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病菌在種子上或以菌絲體及卵孢子隨病殘體形式在土壤中越冬,該菌菌絲和孢子囊不能在土壤中越冬,但卵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4年,卵孢子是該菌進行初侵染的主要來源,借風雨及灌溉水傳播,游動孢子可直接侵入鳳仙花的根,是再侵染的主要器官。孢子囊萌發(fā)釋放10—36個游動孢子,孢子囊也可直接萌發(fā)長出芽管及附著胞,產(chǎn)生侵入絲由葉片氣孔侵入葉組織,起有分生孢子的作用,完成上述過程需要有水滴存在。莖、葉上的各種傷痕可使該病加重。病茵侵染幼苗引起倒伏,成株期,雨水多,濕度大或土壤粘重、地勢低洼、重茬地發(fā)病重。 【流行動態(tài)】 氣溫20—25℃,潮濕持續(xù)15小時,50%染病。溫度及濕度持續(xù)時間及其交互作用,對該菌侵染效果影響很大,濕度持續(xù)時間越長越有利于病菌侵染。病菌發(fā)育適溫27℃~31℃,最高36℃,最低10℃。氣溫低于20℃,高于25℃,需增加結(jié)露持續(xù)時間才能迅速侵染。進入雨季或大暴雨后易發(fā)病。 【防治方法】 1.摘除病葉;增施磷、鉀肥等。減少初侵染源。搞好園地衛(wèi)生,采用隔年土,并在炎夏進行多次耕翻土地,經(jīng)充分日曬該菌生活力降低,陽光照射可使休眠卵孢子萌發(fā),從而喪失侵染能力;秋季徹底清除病殘體,可減少發(fā)病。 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2.發(fā)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鋁(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400~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700~8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0%滅克(氟嗎·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3.防止雨水濺射和傳播,對減少地上部發(fā)病具重要作用。(記者 佚名) 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丁香花斑病 下一篇:闊葉十大功勞炭疽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