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學的基礎和領域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0 13:21 |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他把“正名”當作頭等大事。園林在中國有很悠久的歷史,而園林學的歷史并不很長,認識上卻經歷過很大的反復。近年來由于事業的發展,一些現實問題要求園林學突破傳統的領域,同時中國的園林學又存在和國際上興起時間也并不太久的現代園林學“接軌”的問題。這樣就產生了一些混亂的觀念和概念。作為一個學科,它的知識基礎、學術領域、要解決的問題,以及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等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認識,而文論中不斷出現的新術語更加深了人們的困惑。文章想就與園林學的基礎及領域有關的問題談談個人的意見,請同仁教正。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而中國古典園林藝術追求的是一種“世外”的生活,是哲學和美學意義上超越世俗的生活。這種理念是從中國的文人階層乃至文人化的官僚、宗教人士中產生并注入園林藝術的,是中國園林藝術的核心和文化靈魂。營造匠師和園藝匠師都在為貫徹實現這樣的理念提供技術手段。所以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和建筑藝術有不同的追求。比如建筑以宏大嚴整為美,而園林則以清雅自然為美等等。中國園林藝術的衰微除了物質上的原因外,和它固有理念的異化有很大的關系,而西方古典園林藝術則呈在注入新理念后逐漸從建筑學中分離出來,發展為現代園林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中國的現代學術系統是學習西方(包括前蘇聯)的結果,為中國現代園林學奠定基礎的主要是留學歐美的建筑界前輩,如童寓先生、劉敦楨先生、梁思成先生等。他們從20世紀20-30年代起用西方的學術方法對中國古典園林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研究。他們親自指導建筑系師生對中國現存古典園林進行全面而精確的測繪,這是一項偉大的系統工程,有的堅持了40多年才完成。還有的建筑學者長期從事對傳統園林的研究工作,如周維權教授撰寫了第一部中國古典園林史,何重義、白日新教授等人對圓明園具體而細微的考證復原等等,都是中國園林學的寶貴財富。這一切加上古人的著述都是中國園林之所以是中國園林重要的傳承基因。然而這些建筑界前輩多從建筑的角度研究園林,同時園林學過去也幾乎從未列入建筑系的正式課程。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解放前南京的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設有園藝系,主要課程有果木花卉栽培和造園等。新中國建國初期,畢業于金陵大學的汪菊淵先生曾在農業大學任教,并在梁思成先生的支持下與清華大學建筑系合辦了園林組,其后轉到北京林學院(現北京林業大學)成立園林專業。農林院校為中國園林學注入了當代植物學和園藝學的知識,彌補了建筑院校的不足。同時,林業大學的學生分配后,在全國各大城市從事著卓有成效的園林綠化工作,是園林學當代主要的實踐基礎。由于學習蘇聯,園林專業創建之初便改名為“城市及居民區綠化”專業,因而園林學和城市規劃學開始有所聯系。雖然這個名字不夠恰當,但如果正常發展或許會成為和國外園林學“接軌”的切入點?墒怯捎20世紀50年代末-70年代末20年間,園林學及其實踐幾乎一直是中國政治和意識形態斗爭的犧牲品而沒有獲得充分自我發展的空間,沒有形成完整而扎實的學術體系,也沒有制定出指導實踐的健全的技術規程和規范,更很少有機會參與現代園林學知識結構的建設。有人認為在中國園林專業教育中,現代園林理論和一些現代園林學必備的知識“幾乎為零”,恐怕不是毫無根據。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的園林學就得要從零開始,更不是說我們研究和實踐的成果已經失去了現實的意義和學習的價值。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在過去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發展,進一步積累知識和經驗。這和人的成長很類似,一方面人的成長要靠自身的基因,基因決定他有成長的可能,而且不同于其他人或別的物種;另一方面要靠補充食物,食物使他延續生命和活力。成長和發展一定是要的,但誰也不希望因此失去自我而成為別的什么東西。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新知識缺乏可以學,問題是把新知識建立在什么基礎上。當代園林的實踐機會是過去任何時代都難以相比的,但相當一部分實踐結果表現出基礎的薄弱和膚淺,給人感覺像斷了線的風箏在亂飛。研究理論的談古者常不及今,論今者常及外不及中。兩者又風馬牛不相及。看來當代中國園林學除了和國際接軌之外,還有和自己的傳統接軌的問題。 在中國進行中國園林學的實踐是中國園林從業者的宿命,它注定你在了解和懂得世界之前必得先了解和懂得中國。而中國是那樣豐富和深厚,了解起來已不容易,何況還要懂得!想省事不越過這道坎直接創新潮,弄不好是揀人家玩剩下的東西,弄得好也不過是學人家正在玩的東西,永遠也不可能走到前面或另辟蹊徑。至于躺在祖宗身上做傳統,假山亭子滿世界擱,更屬貽笑于先人的不肖子弟了。真正要做的是在自己文化的基礎上兼收并蓄,建立起自我發展創新的理論和學術體系,這是能使我們昂首闊步走向世界的惟一途徑。最不可取的是對新東西略知一二,并沒有真的學會,卻先把中國自己的東西看得不值一錢,否定這個發展的基礎。 2.園林學的領域 近百年來,現代園林學在傳統園林學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發展,而且還在繼續發展。中國和西方的古典園林盡管存在很大差異,但都是在相對有限的地域內進行園林藝術或”人間天堂”的創造,其主要的知識基礎只是建筑學和園藝學,而且以人工創造環境為主要的工作內容。而當園林開始面向城市環境,與整個城市規劃發生了聯系,現代園林學就產生了。現代園林學基本的宗旨是在人類居住環境和更大的郊野范圍內創造和保存自然景色的美,是一種在城郊環境中如何再現和保持自然風景的藝術。后來由于社會發展的需要,現代園林學的實踐進一步涉及了文化遺存環境維護、自然風景保護、高速公路、鄉鎮乃至城市景觀設計等內容;涉及的知識領域包括了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生態、水文地質、可持續發展戰略等等。所以,現代園林學是一個從初創開始就不斷發展并吸收新知識、開拓新領域的學科。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知識和實踐領域的擴展是一個學科生機和活力的表現,但有時也會令人對“我是誰”之類的問題感到一些迷茫。比如,我們是搞園林建設還是生態建設,園林專業是否要主導城市規劃乃至區域國土規劃等等。 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園林學的“宗”是什么?應該說它過去是,今后也仍然首先是一種藝術。在英文中“architecture”的本意就是有關規劃和設計建筑,給予建筑某種風格和形式的藝術。簡單可解釋為“營造的藝術”,而“landscape architecture”則可以理解為“營造風景的藝術”。由于architecture一詞的中文翻 此文章共有2頁 1 2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北方園林之皇家花園——避暑山莊 下一篇:園林的動觀與靜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