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三病是指菊花灰霉病、銹病和斑枯病。據觀察,這三種病害在菊花生長季節常伴隨發生,尤其入秋后發生普遍,嚴重時可引起大量落葉,影響植株開花,降低觀賞價值。應及早采取措施防治。 灰霉病 主要危害菊花的葉、莖、花等部位。葉受害時在葉片邊緣呈褐色病斑,表面略呈輪紋狀波皺,葉柄和花柄先軟化,然后外皮腐爛。花受害時影響種子成熟。高溫多雨,氮肥施用過多,栽植過密,土壤質地粘重等都有利于病害的發生。 防治方法:一是客土栽植。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因此,無論是園栽還是盆栽,一律要求土壤是無病新土;二是發現病葉病株及時清除,集中深埋或燒毀,以防病害傳播;三是定植前可用65%代森鋅300倍液浸根10~15分鐘;四是重視培育,注意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不偏施氮肥,嚴防土壤漬水;五是在發病初期可噴灑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劑,或代森鋅、多菌靈殺菌劑。 銹病 主要危害菊花的葉和莖,以葉受害為重。初在葉片上現淺黃色小斑,病葉背對應處也生出小褐綠斑。后產生稍隆起的皰狀物,皰狀物破裂后,散出大量黃褐色粉狀物。顏色由淡渴色逐漸變成黃褐色,嚴重時常造成全株葉片死亡。栽培管理不善,通風透光不良,土壤缺肥或氮肥過量,土壤漬水,空氣濕度過大,都有利于該病的大發生。該病4~10月均可流行危害。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方法:一是合理施肥。在配合施肥的基礎上,適當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的抗菌力;二是盆栽菊花,應經常將排水孔洞疏通,嚴防盆內漬水;三是生態防病。保護地栽培菊花要注意通風透光,升溫降濕,延遲葉片結露時間;四是藥劑防治。發病季節可噴65%代森鋅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可有效地控制該病流行。 斑枯病 又名黑斑病,主要危害菊花的葉片。最初下部葉片上出現褐色小斑點,而后逐漸擴大,邊緣呈黑褐色,后擴展成黑褐色圓形或近圓形不規則形斑,大小約5~10毫米,外部有一不明顯的黃色暈圈。后期病斑邊緣呈黑褐色,中央稍褪色,濕度大時出現不大明顯的小黑點。病重時幾種病斑連在一起,使全葉焦黑脫落,連作種植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一是合理換茬種植,選用無病植株嫁接;二是注意開溝排水,降低土壤濕度;三是經常整枝,消除病殘體,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實施化控技術,促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耐病性;四是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用30%堿式硫酸銅懸浮液400倍液,或80%敵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懸浮劑800倍或75%苯菌靈1500倍液防治。(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