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桃粉蚜又名桃大尾蚜、桃粉綠蚜,屬同翅目蚜科。 [分布與為害] 國內分布于華北、華東、東北各地;國外歐洲、日本有分布。為害桃、杏、李、榆葉梅、蘆葦等。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寄 主]桃Prunus persicu var. duplex Rchd.、李樹Prunus salicina Lindl.等果樹,危害芽、葉。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為害癥狀] 成、若蟲群集于新梢和葉背刺吸汁液,被害葉失綠并向葉背對合縱卷,卷葉內積有白色蠟粉,嚴重時葉片早落,嫩梢干枯。排泄蜜露常致煤病發生。 [形態特征] 成蟲:有翅胎生雌蚜體長2-2.1毫米,翅展6.6毫米左右,頭胸部暗黃至黑色,腹部黃綠色,有斑紋。體被白蠟粉。無翅胎生雌蚜體長2.3-2.5毫米,體綠色,被白蠟粉,復眼紅褐色,腹管短小,黑色,尾片長大,黑色,圓錐形,有曲毛5-6根。 觸角黑色,短于體長,第3節有圓形次生感覺圈12~25個,分散于全節,第4節0~5個,第6節鞭部長為基部3倍。 卵:橢圓形,長0.6毫米,初黃綠后變黑色。 若蚜體小,綠小,與無翅胎生雌蚜相似。被白粉。有翅若蚜胸部發達,有翅若蚜胸部發達,有翅芽。 [生活史及習性] 年發生10-20代,江西南昌20多代,北京10余代,生活周期類型屬僑遷式,以卵在桃等冬寄主的芽腋,裂縫,裂縫及短枝叉處越冬,翌年3月孵化,5-6月間繁殖最盛,為害嚴重,群集于嫩梢、葉背為害繁殖,大量產生有翅胎生雌蚜,遷飛到夏寄主(禾木科等植物)上為害繁殖,10-11月產生有翅蚜,返回冬寄主上為害繁殖,產生有性蚜交尾產卵越冬。 [防治方法] 參考"繡線菊蚜"。藥劑防治中,可在藥液中加入0.3%洗衣粉,增加展著性,提高防治效果(對梅和杏不宜使用,易產生藥害)。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記者 中華園林網)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