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銹病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0 11:29 |
【癥狀識別】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正面出現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黃綠色斑塊,邊緣不明顯;直徑為4-12mm。葉片背面相應部位產生黃褐色夏孢子堆,后期在灰褐色病斑中長出褐色柱狀毛發物,長約2mm,即為病菌冬孢子堆。嚴重發病時,造成葉片早期大量枯死。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病原】 Cronartium flaccidum (Alb.et Schw.) Wint.屬擔子菌亞門、柱銹菌屬真菌。該菌為轉主寄生菌,其轉主為樟子松、油松、赤松等到二針一束的松類植物,性孢子和銹孢子產生于黑松、紅松、云南松、馬尾松上。夏孢子球形或橢圓形,無色或淡黃色,18~44umX14~20um。冬孢子橢圓形,黃色,20~60umX10~17um。冬孢子堆生于葉背的灰褐色斑點上,圓柱形,長1.0mm~1.5mm,直徑50~120um,紅褐色。 苗木網,999miaomu.com 【發病規律】 該病菌是一種轉主寄生菌,以菌絲體在松屬植物上越冬。在4~6月間,松樹上越冬的菌絲產生性孢子和銹孢子。銹孢子借風力傳播到芍藥葉片上,萌發侵入后在葉背產生黃褐色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可多次重復產生,再次侵染芍藥葉片引致發病流行。后期病斑上產生冬孢子堆,冬孢子萌發后產生擔孢子,隨風傳播到松樹上,侵染松樹枝干引致腫瘤,并以菌絲體在松樹病部越冬。溫暖多風雨天氣以及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田塊發病重。秋季隨氣流傳播,侵入松針后該病向枝干皮部蔓延,并在其上越冬。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流行特點】春末初夏氣溫高,濕度較大時,有利病菌銹孢子和夏孢子孫的產生與成熟。芍藥圃地若與松樹栽植距離較近,易發生該病或使病害加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措施】 苗木網,999miaomu.com (記者 中華園林網)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秋海棠葉枯線蟲病 下一篇:馬蹄蓮葉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