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血草褐斑病(圖)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0 11:21 |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癥狀葉、莖及花莖的側葉上發病。葉上病斑初生水浸狀不鮮明的淡黃色斑點,病斑周邊黃褐色,內部灰褐色,后呈茶褐色。老病斑周邊呈紫紅色。病斑直徑約2-5毫米。莖部病斑與此相似。 病原為尾孢菌CercosporainsulanaSacc,分生孢子梗淡褐色,束生。分生孢子無色,鞭形,具3-7個隔膜。大小30-983.4-4微米。本菌生長發育最適溫度27-30℃,37℃以上或5℃以下停止發育,致死溫度為45℃,10分鐘,分生孢子萌發最適溫度26-31℃,最適相對濕度98%-100%,以水滴狀最好。 傳染途徑病菌主要以菌絲塊及分生孢子在病殘體和種子上越冬。第二年春季氣候條件適宜時,在菌絲塊上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雨水傳播,從葉片氣孔部位侵入為害。潛育期9-10天,繼在病部上產生分生孢子,通過氣流、雨水進行再次侵染。旬平均氣溫19-25℃之間,平均最低溫度在13℃以上。 防治方法發病期間及時噴藥。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多菌可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每10天左右噴藥一次,連續2-3次。(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補血草炭疽病(圖) 下一篇:紫羅蘭菌核病(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