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白粉病
癥狀:
分布:各地均有分布。
寄主-可侵染狗牙根、草地早熟禾、細葉羊茅、匍匐翦股穎、鴨茅等多種禾草和大、小麥等農(nóng)作物,以早熟禾、細葉羊茅和狗牙根發(fā)病最重。
識別特征:主要侵染葉片和葉鞘,也危害莖稈和穗部。受侵染的草皮呈灰白色,像是被撒了一層面粉。開始的癥狀是葉片上出現(xiàn)1、2毫米大小病斑,初白色,后變灰白色、灰褐色。霉斑表面著生一層粉狀分生孢子,易脫落飄散,后期霉層中形成棕色到黑色的小粒點,即病原菌的閉囊殼。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葉片變黃,早枯死亡。
病原及發(fā)病規(guī)律:
病原:真菌。屬子囊菌禾布氏白粉菌(ErysiphegraminisDC.)。
發(fā)生特點:溫濕度與白粉病發(fā)生程度密切相關。通常在春秋季發(fā)病較重,氣溫2攝氏度上下就可發(fā)病,15-20攝氏度為發(fā)病適溫,當濕度超過25攝氏度以上時病害發(fā)展趨于緩慢。濕度越高對病害越有利,但超聲波學太多或連續(xù)降雨又對病害不利。品種的抗病性及種植方式、有利的氣象因素、氮肥施用過多、灌水不當、蔭蔽、密度大等都是誘導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 999中國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防治辦法:
1、種植抗病草種和品種并合理布局是防治白粉病的重要措施。品種抗病性根據(jù)反應型鑒定:免疫品種不發(fā)病,高抗品種葉上僅產(chǎn)生枯死斑或者產(chǎn)生直徑小于1毫米的病斑,菌絲層稀薄,中抗品種病斑亦較小,產(chǎn)孢量較少。多年生黑麥草和早熟禾及草地早熟禾的Nugget和Bensun兩個品種比較抗病。
2、三唑類殺菌劑防治銹病效果好、作用的持效期長。常見品種有:粉銹寧、羥銹寧、特普唑(速寶利)、立可秀等。可在播種時用三唑類純藥0.02-0.03%克拌種,或生長期噴霧。一般在發(fā)病早期(以封鎖發(fā)病中心為重點時期),通常在修剪后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2500倍液,12.5%速保利(特普唑)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
3、降低種植密度,適時修剪,注意通風透光;減少氮肥,增施磷鉀肥;合理灌水,不要過濕過干。(記者 佚名) 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