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粉病 1、癥狀 感染初期,葉片和苞片出現類似殺蟲劑殘留物的斑點。而后,白粉病迅速蔓延,植物的表面出現典型的白色霉狀物,受感染的組織壞死。白粉病的癥狀最先發(fā)生于葉片的背面,而葉片的表面則常出現綠色斑塊。 2、病原菌為白粉霉菌屬的leveillula clavata,危害葉片、花器及嫩梢,初期產生白色粘狀粉霉層,后期變?yōu)榛疑0追鄄〉逆咦訕O易隨植株在空氣里傳播。這種病在一品紅整個的生產季節(jié)都能發(fā)生,其中春季或深秋是其高發(fā)季節(jié)。在高溫潮濕的環(huán)境或施氮肥過多、土壤缺少鈣或鉀時易發(fā)生此病。在冷涼、高濕及晝夜溫差較大的環(huán)境下,白粉病極易迅速流行。 二、灰霉病:灰霉病是一品紅栽培中最常見的病害。在一品紅整個長年季中都可能出現,且植株的各個部分都可能感染。主要發(fā)生在冬季,此時正值一品紅開花季節(jié),一旦遇陰雨綿綿、潮濕無陽光的天氣時,往往一發(fā)不可收拾。 主要危害一品紅花序、苞片和嫩梢。一般均由花序開始出現水浸狀病斑,隨后逐漸擴大,病組織變成褐色至黑色并腐爛,在潮濕的環(huán)境條件下,后期表面形成一層灰色至灰褐色霉層,病斑處覆蓋一層病原菌分生孢子。病原菌繼續(xù)傳至苞片,苞片初期產生水浸狀褪色斑點,以后逐漸擴大成不規(guī)則形,花器被侵染后也變成褐色,腐爛并脫落。病原菌再擴展至枝條,在枝條上產生黃褐色至褐色病斑,后期病斑明顯向下凹陷呈黑褐色,嚴重時病斑處呈干枯狀,完全失去觀賞價值。當侵染苞片時,紅色苞葉感病后會變成一種淡紫色的葉子。幼嫩植株有時會在栽培介質表面附近染病。在空氣溫度較高的條件下,這種腐爛的組織上便會形成一種灰色的茸毛狀霉,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成熟的枝莖上會出現一種黑色腐爛,這種黑色腐爛會環(huán)繞莖枝發(fā)展,致使損傷面上的葉子出現萎蔫。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病原菌幾乎遍布整個溫室,它能夠生存在已死的植物組織或其他有機物質上,在多汁、老化和受傷的組織上易于生長發(fā)育,寄生廣泛。只要有濕氣,它便存在,但更喜歡涼爽的氣溫,在低溫高濕(相對濕度為90%~100%)時容易發(fā)生。 三、防治方法: (1)發(fā)現病葉及時摘除,并銷毀; (2)加強養(yǎng)護管理,適時澆水施肥,注意通風透光,降低濕度。 (3)發(fā)病初期,及時噴施殺菌劑,如必菌鯊800-1000倍液,70%百菌清800倍液,或50%退菌特600倍液,進行噴霧。,每7-10天一次,連續(xù)2-3次。發(fā)病嚴重時期,噴施噴克菌2000-3000倍液,或阿米西達進行噴霧,每7-10天一次,連續(xù)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
(記者 佚名)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