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莖腐病的危害與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9 20:13 |
【分布及危害】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病原】 病原為菜豆殼球孢菌[Maceophomina phaseoli (Tassi)Goid],屬半知菌亞門、腔孢綱、球殼孢屬。菌核黑褐色,球形或橢圓形,細小而多如粉末狀,表面光滑。病菌在銀杏等樹苗上只產生菌核,一般不產生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生于病莖表皮的角質層下,暗褐色,近球形;分生孢子長橢圓形,無色,單胞,尖端梢彎曲。分省孢子梗細長,不分枝,無色。該菌比較喜高溫,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30℃~32℃,而對酸堿度要求不嚴,在pH4~9之間均能很好生長,但以pH4~7更為適宜。 【發病規律】 病菌主要在土壤中存活,平時在土壤中營腐生生活,屬于弱寄生真菌。條件適宜時自苗木傷口處侵入寄主,因此寄主狀態和當地環境條件與該病害的發生有密切關系。高溫高濕有利于該病菌擴展、蔓延。在炎熱的夏季,由于土壤濕度過高,苗木幼莖的基部因受高溫灼傷,給病菌開辟了侵入途徑。所以高溫的影響是銀杏幼苗發病的誘因。苗木木質化程度越低此病的發病率越高。在苗木低洼積水時,發病率也明顯增加。銀杏莖腐病的發生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很大,一般梅雨季節結束,氣溫升高后10~14天開始發病,以后發病率逐漸增、加,至9月份以后停止發展。因此,可根據銀杏扦插苗,在6~8月份當苗床高溫達30℃以上時,插后10d~15d即開始發病,嚴重時大面積接穗發黑死亡。試驗證明,拮抗拒性放線菌能有效的印制該病病菌的蔓延擴散。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措施】 1. 加強管理和養護,改善栽培環境,提高苗木抵抗力。以施用有砂促進苗木健壯生長,增強抗病力及夏季降低苗床土壤溫度為主。適當增施有機肥、草木灰、餅肥,注意追肥,能促進苗木生長,顯著降低發病率。合理密播,密播有利于發揮苗木的群體效應,增強對外界不良環境的抗力。注意通風透光、降溫降濕,創造不利病菌傳播和發展的環境。用抗病樹種或農作物與隱性苗木間作,也可以達到降溫和防病的目的,但需選擇適宜的樹種或作物,并考慮配置方式,間作植物既要有遮陰降溫的作用,又不影響銀杏苗木的生長。爭取土壤解凍時即行播種,此項措施有利于苗木早期木質化,增強對土表高溫的抵御能力。 2. 減少病原菌。發病田塊注意清除枯枝落葉層,剪除帶病枝葉,集中燒毀。防治地下害蟲,防治苗木的機械損傷,當年生播種苗或一年生移植苗在松土除草或起苗栽植過程中注意不要損傷苗木的根莖,減少病原菌侵染途徑。 3. 生物防治。生長季節里可追施有機肥料時加入拮抗性放線菌,或追施草木灰/過磷酸鈣(1/0.25)并加入拮抗性放線菌,防止病原菌。 4. 藥劑防治。在病害發生初期,施用50%代森銨可濕性粉劑200倍液,0.5%~1%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或14.5%多效靈可溶性粉劑500~10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400~7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劑1000倍液等防治,多種藥劑交替使用效果較好。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竹筍腐病 下一篇:大麗花 病蟲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