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褐斑病的防治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病蟲防治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9 19:42 |
杜鵑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在園林上有廣泛的用途,可培植于樹叢林下、溪邊、池畔以及草坪邊緣,在建筑物的背陰處,可作花籬、花叢配置。近年來隨著城市園林事業的迅速發展,各地引種了大量的杜鵑新品種。由于人工栽培杜鵑不夠注意選擇適宜的生態環境,特別是忽視了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因而引起病蟲害滋生蔓延,危害嚴重。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露地栽培的杜鵑一般從4至5月開始發病,至12月份病害才停止蔓延。溫室栽培的杜鵑全年均可能發病。高溫、潮濕、多雨的環境易導致病害的發生和流行。一般雨季早,危害嚴重,故多雨的環境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和流行。多雨、多霧、露水重時,或一天內澆水太晚,入夜前葉片仍有積水時,都有可能導致病害的發生。 病菌在葉片或病株上越冬,孢子隨風傳播。該病的重發期一般多在高溫多濕季節,溫室中,冬季也有發病現象,一般生長較弱植株、小苗、下部葉片、通風條件較差植株和西洋鵑(與毛娟相比)發病較重。 三、防治方法 (1)品種選擇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進行栽培,如‘南極’、‘五寶珠’等。 (2)加強栽培管理加強植株病蟲害檢疫工作,選用健康無病蟲害苗木栽植。冬季和早春,徹底清除植株上的病葉及地面落葉枯枝(生長期內也可進行)并結合修剪去掉病枝。注意通風透光,控制濕度,栽培時株(盆)行距不宜過密,夏季要遮陰、防濕、防積水。每天澆水時間不宜太晚,不宜上方澆水,應采取根部澆灌。水的pH值以4.5至6.5為宜,要經常澆施腐熟稀薄的有機液肥,以促進植株健壯,葉片肥厚,提高抵抗力。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適當增施硫酸亞鐵,多施用充分腐熟的豆餅、蹄甲、魚腥等有機肥,合理搭配氮、磷、鉀肥的比例。 盆栽種植者應注意將植株放置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澆水時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宜,忌積水。經常松土施肥,確保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性。 (3)化學防治在植株展葉時,每半個月噴灑波爾多液一次,連續噴灑3至4次。杜鵑開花前后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至800倍液噴灑預防,每周一次,連續2至3次。噴克菌800-1000倍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青島驚現大量蚜蟲密集啃樹 市民不堪其擾 下一篇:上海市綠化部門“三招”治樹上白蟻 |